发动军民搞生产,徐向前元帅回忆说,朱老总种出的西红柿个头特大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这首诞生于1943年延安的革命歌曲,传遍了大江南北。
1941年春,王震同志率领的八路军三五九旅来到陕西延安附近的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大大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有效缓解了边区政府的经济困难,在我军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著名的“南泥湾政策”正是由朱德总司令提出来的。
“爷爷听说南泥湾是个可以开发生产的好地方。他就带上秘书、参谋等身边工作人员,和八路军留守处的几位领导同志,一起去调查,实地踏勘。回来后,爷爷高兴地对奶奶说,这一回我把南泥湾、临镇、牛式镇一带全跑到了,可称得良田万顷,真是块好地方啊!可惜荒芜了这么多年。这一次党中央决定调三五九旅回来,防备顽固派的进攻,可以到那里一边驻防,一边生产。平时不打仗就可以开荒生产。一个旅用不了多久,就能把那里变成陕北江南。
第二天,爷爷就向党中央、毛主席提出了著名的‘南泥湾政策’,很快得到同意。”李维汉同志后来曾回忆说:“军队实行屯田是朱德倡导的。他从前线回延安后,非常关心部队的生产,主张以部队强壮众多的劳动力,投入到生产运动中去,以减轻人民的负担,密切军民关系,同时也帮助边区的建设,改善部队本身的生活。”
“在延安,爷爷是大生产运动的带头人。他除了组织部队开荒生产外,还有块‘自留地’,亲自耕种。”徐向前元帅曾回忆说,朱老总“起早贪黑,拾粪浇水,辛勤管理,种出的西红柿个头特大,我们都吃过,一时传为美谈”。南泥湾政策大大推动了陕甘宁边区至各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