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中国

来源:新华社作者:胡浩 史竞男 施雨岑 关桂峰责任编辑:刘上靖
2019-05-02 15:09

青春永续,因为不变的奋斗: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奋进中梦想成真

未名湖畔,春意盎然。

在第100个纪念日即将到来的时候,5400余名北大师生员工以长跑的方式致敬五四。

从救亡图存到民族振兴,从建立新中国到实行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就如一场鲜血与汗水浸透、光荣与梦想同行的长跑。

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广大青年正奋力书写无愧时代的壮丽篇章。

——凝聚青春的力量,当风雨中的铁骨,当攻坚时的先锋。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这是党对人民的承诺、对历史的承诺,也是当下青年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谭永峰回忆起多年前,他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毕业,回到泸溪大山。

“我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把椪柑产业带动起来,让更多贫寒的孩子走出去。”他联合种植户,创办合作社,免费为村民传授培管知识,还建立起青年创业孵化园区实训基地,为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等提供创业平台。

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谭永峰希望,更多青年带着知识和本领回到家乡,将一方沃野变成梦想可栖的乐园。

——敞开青春的胸怀,拥抱星辰大海,心系家国天下。

北京城市副中心,有一支电力“最强大脑”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0来岁的他们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201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刘动是团队成员之一。他放弃了高薪工作,来到基层供电公司。为了钻研高端智能配电网的网架结构,他挤公交、赶地铁,奔走于学校、设计院和公司之间,他戏称“BMW”是属于他的“宝马”——三个字母分别是“巴士”“地铁”“步行”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如今,他所在的团队创新建设了“双花瓣”配电网架结构,使得供电可靠性达99.9999%,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他们仍未满足,因为“创新,永远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

将个人的理想与民族命运、国家前途紧密相连,视野就会更宏阔、志向就会更高远。

从埃及开罗驱车向东行驶约50公里,荒漠中出现一片工地。

周宜村今年初来到这里,投身于中央商务区项目建设。他所参与的“地标塔”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埃及第一高楼。

他说,当一座座建筑在荒漠旷野中崛起,就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者最骄傲的时刻。

——绽放青春的光芒,如夜空中燃烧的炬火,也如无数萤火虫闪烁的微光。

正是无数普通人的芳华,汇成了时代的精彩。

两次巡岛,观天象、护航标、写日志……这是每一天的工作;三只小狗、用来净化水的泥鳅和几只不会打鸣的公鸡……这是生活的圈子。这样“平凡得无聊、艰苦得离谱”的日子,王继才从26岁开始,坚守了32年,直到他突发疾病倒下的那一刻……

这个感动了中国的守岛英雄曾说:“如果你觉得一件事没有意义,那是因为你没有认真去做。”

在信仰的传承中诠释初心的意义,在奋斗中绽放出生命的光芒——忙碌在一线的工人、勤耕不辍的农民、孜孜求索的科研工作者、无怨无悔的军人……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里,写满了青春无悔的时代华章。

韶光不负,青春不老。

今天,五四的呐喊仍然响彻人们心中,五四的号角依然激励民族前行,五四的火炬已然传到新时代的青年手中。

“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青年们,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明天,奔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