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的阳光,和煦温暖。在湖南衡阳,笔者见到了有着54年党龄的退役军人李昌厚,从青丝到白发,从小李到李老,依然兵味洋溢,情怀依旧。
"是毛主席派我到这儿来,战火丛中安营扎寨,革命哪怕千重险,英雄战歌唱起来,血可流,志不衰,头可断,心不改??"这首歌李昌厚在心中唱了半个多世纪,他热泪盈眶地说:"歌声里,表达着我最真挚的情感,我是越唱越有激情,越唱浑身越添力量!为党做事,我一辈子好开心"。
"这三件宝贝,伴随我一生"
岁月就像一条河,无声地流淌。一身兵味的李老追忆往事,宛如眼前。1963年,李昌厚入伍到2师7团,当兵就要当毛主席的好战士,不怕苦、不怕死,这是李昌厚心中的初心。当兵期间,他和战友们修建了那个时代最好的铁路。1965年9月28日,李昌厚奉毛主席命令,赴越南参加援越抗美战斗。忆起当年的战斗场面,他至今仍壮心不已。
1967年8月1日那天,"那场仗打得太惨烈了!美国的飞机投掷下的炸弹把土都烧焦了"。当年的李昌厚年轻气盛,作战勇敢,在战友们火力的配合下,用大炮猛击美军飞机,打中了!他冒着尚未消散的烟柱,冲向跳伞的两名美国飞行员,活捉了他们,里面还有一名美军中尉飞行员。在押往7团团部途中,引来了不少越南老百姓围观。还有一次,战友在战斗中被炸伤了腿,李昌厚硬是冒着敌人的炮火,把战友抢了过来。
"我参战时已作好了牺牲准备,没想到能活着回来,还立了2次三等功,这是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李昌厚感怀万千。他把在战场上带回的美军弹片、飞机残骸、飞机翅膀,制作成了三件"宝贝",以此怀念、告慰战友。"这三件宝贝,伴随我了一生,看到它们,我就想到了战友们"。李昌厚说。他多次去越南给牺牲的战友扫墓。在墓碑前表决心,立壮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愿做国家建设的铺路石"。
"党指向哪,我就战斗在哪"
"当年复员回到地方工作,我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艰苦的地方工作,选择了衡阳轴承厂"。李昌厚至今无怨无悔。"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军人的本色,以军人的姿态工作,党指向哪,我就战斗在哪!"
李昌厚在地方工作,先是在衡阳市轴承厂当车间主任,半年以后调到衡阳市工业公司组织科。后来由于企业改制,他向组织请求调去驾驶员岗位,这一干就是20多年。当时正值知识青年下放,为给知识青年送东西,他随叫随到。本着开车也是为祖国建设出力的理念,他努力把车开好,把东西送好。知识青年们只要一听到汽车喇叭一响,就知道又是李昌厚开车送物资来了。据李昌厚回忆,他那时候一个人就服务了100多名知识青年。热心的照顾,优秀的驾驶技术给知识青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知识青年及其家长的一致好评,大家伙都当面叫他"暖心大哥"。
1978年7月,衡阳市发生洪灾,这个编外司机请示单位领导后,把车开到抢险救灾一线,装土运土、运送救灾物资、抢救人员??第二天衡阳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李昌厚的先进事迹。大家都投来赞许的目光,他总是哈哈一笑,说这是一个退伍老兵应该做的。今年上半年,光荣之家的匾牌挂到他家门楣上。李昌厚从心里感受到了习主席的亲切关怀,他激动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我甘愿作一根火柴,用满腔的激情去点燃大家的信仰之火"
李昌厚老伴去世早,他退休后,一个人也并不觉得孤独,爱心公益活动让他的生活过得充实而快乐!他的战友们、老干所的邻居们都以他为榜样看齐。"李老总是闲不下来,哪里有公益活动,哪里就有他"。
这几年,李昌厚乐此不疲地当好援越抗美故事的宣传员,"这些英雄太可爱了,不把他们的故事讲述好、精神传承下去,我觉得对不住自己的良心!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多为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今年清明节,他不顾年迈,又到岳屏公园抗战纪念城当了一名志愿者,走在大学生、市民中间宣传援越抗美精彩故事。
李昌厚目前正着手筹建一个微型援越抗美纪念馆,把一些珍贵的照片、宝贵的物件、翔实的资料集中起来,供后人瞻仰、学习、怀念。"现在我虽然一天天在变老,我也要甘愿作一根火柴,用自己满腔的激情去点燃更多人的信仰之火"。李老说这话时,目光坚定,声音洪亮。笔者分明感受到,他的热血犹在,豪情犹在,赤忱犹在。
(中国民兵·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