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此刻,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闭幕;而共建“一带一路”,联通陆与海,交织古与今,新的篇章已然开启。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
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中国的承诺掷地有声。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中国愿同各方一道,落实好本届高峰论坛各项共识,愿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将越来越大,好伙伴将越来越多,合作质量将越来越高,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好。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一带一路”倡议“能带来造福所有人的繁荣未来”。
(四)
一粒种子,有时会孕育出蓬勃的力量。
唐末五代,占城稻的种子从东南亚经海上丝绸之路来到福建沿海,在宋代得到大面积推广,江南地区水稻产量因此大增,从此“苏湖熟,天下足”;
千年之后,循着共建“一带一路”的脚步,中国企业来到了占城稻的故乡老挝,同当地专家合作培育优质香米,帮助其建起出口产业链,一举结束老挝稻米零出口的历史。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把老挝原生态的优质大米出口到国外。”被称为“老挝袁隆平”的普达莱博士说,“中国的‘一带一路’,让我的梦想成为现实”。
恰如曾经的占城稻,共建“一带一路”,一粒粒合作的种子已经播撒,收获的季节不再遥远,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