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习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金鑫 王义桅 王文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9-04-27 03:05

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

■王义桅

中国期待与世界各国乘着本届论坛的东风,一起播撒合作的种子,共同收获发展的果实。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为“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迈向“工笔画”注入了强大推动力。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际合作平台。本届高峰论坛在盘点“一带一路”建设成就的同时,更多地要回答“一带一路”向哪里去的问题。

在第一届高峰论坛上,面对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的现实,习主席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习主席在本届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突出了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理念。“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放、绿色、廉洁理念”“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都有助于中国和各方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的加速推进、“经认证的经营者”国际互认合作的加快推广,以及《“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等文件的发布,也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习主席在两届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都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同时,今年的这次重要演讲,传递出通过中国高水平开放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为推进多边主义、推动全球化进程、完善全球治理作出新贡献的坚定信心和良好愿望,“目标驱动”的特色更加突出。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始终坚定拥抱经济全球化大潮,以开放促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稳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加快形成,内陆、沿边从昔日改革开放“末梢”成为前沿,改革开放形成新格局。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不仅发展自己,更造福世界。习主席在演讲中宣布了下一步中国将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这些既是中国国内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有助于中国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进一步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国际社会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有所上升、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背景下,这样的宣示有着更为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正如习主席所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的加入,“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推进多边主义和推动全球化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重要合作平台,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也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合作理念。中国期待与世界各国乘着本届论坛的东风,一起播撒合作的种子,共同收获发展的果实。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