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3月18日,习主席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做好学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引起了强烈共鸣。近日,学习军团采访了部分军队院校一线思政课教育工作者,现将他们的心得体会和学习感悟摘录如下,与大家分享。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国家发展战略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郭海军——
贴近官兵 打动人心
理论可亲可近,才能入脑入心。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让广大官兵愿意听、听得懂,才能记得住、用得上。一要在“实”字上下功夫。注重联系官兵关心的事,联系官兵熟悉的事,联系官兵身边的事,进行实打实的说理点拨,从而缩短理论同官兵的距离感,拉近官兵对理论的认同感。二要在“精”字上用气力。注意把深奥的“专业话”变成简明的“普通话”,坚决摒弃繁琐哲学,不把简单的道理复杂化,不把具体的道理抽象化,千方百计讲一些让官兵易懂好记、管用笃行的道理。三要在“活”字上做文章。努力把形式用活、把道理讲活,尽量运用鲜活的事例、鲜活的材料、鲜活的语言,把理论越讲越生动,使官兵越听越爱听。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马德宝——
思政课需要练好一字“真”经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明理的,还是动情的;不仅是仰望星空的,还是脚踏实地的。给学生们上好思政课,我的感悟是需要在一个“真”字上下足功夫。
一是讲真理。真理不怕比较,需要放在古今中外的理论对话中来揭示真谛;真理不怕辩论,需要在直面各种怀疑中去让人信服;真理讲究彻底,需要在把握其内在的逻辑魅力上征服受众。
二是重真实。真理是具体的,需要用历史上、现实中、国内外、军内外的事实来说话,避免客里空,防止“理上往来”。关键是要学会讲故事,会一个个事实的典型案例来传达道理,从一个个反面教材的剖析中引导守好正道。
三是有真情。人是有血有肉,讲情重义的。青少年处于人生成长期,对感情更是敏感。思政课不仅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需要善于以情说话,做到以情感人,道理才能入脑入心,融入血脉,才能点燃向上向善的激情。
四是须真信。思政教师,不要仅仅把教学作为一个饭碗,对所讲的大道理首先要真正想透彻,切实转化为自己的信仰信念信心,作为指导自己修齐治平的思想指南。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做到真信,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是要真行。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在于改造世界。要改造世界,就要靠实干,靠扎扎实实的行动。思政课的成效,不仅看学生考试分数,更要看学生践行成效,看在多大程度上把学到的道理转化成校正人生航向、激发内在动力、领航学习成材、投身时代大潮。
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军事政治工作系讲师 吴穹——
牢牢把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所在
习主席讲话中鲜明提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于这“两个关键”,我的思考是:
一是担起政治责任。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对于军校学员来说,更是他们军旅人生的“奠基起步期”,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政治理论教员要通过系统讲授、理性剖析,把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讲深讲透讲实,推动学员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奋进征程之中。
二是强化政治要求。教之本在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先后提出“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要求。在这次座谈会上,又进一步提出政治要强等六点针对性更强的殷切期望,描绘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好样子。政治理论课教员处在学员入校后的前端关口,要以自身的模范行动、科学的理论灌注、灵活的教学方法,给他们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扣好军旅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帮助他们渡过学习、成长的关键期,用好励志、成才的黄金期。
三是严守政治纪律。对政治理论教员来说,三尺讲台就是战位。只有自己真正有信仰,才能更好地传播信仰、更好地展现信仰的力量。特别是面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尖锐复杂的斗争形势,更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以自信、奋斗、担当的精神状态传导主流意识形态。自觉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人前人后一致,真正成为主旋律的弘扬者、正能量的传播者、新时代的奋斗者。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通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新时代的军校思政课必将越办越好,引领一批又一批学子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强军伟业。
学习军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