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辉映神山之巅,霞光照耀迷彩身影,夕阳染红圣湖之涛,雪山见证官兵风采。
近年来,新疆军区某红军团穿沙漠、翻达坂、过雪山,在海拔4000米甚至5000多米的高原,圆满完成了一次次演习、使命课题训练、驻训任务。官兵克服高寒缺氧,碾冰踏雪、风餐露宿,一路征程、一路凯歌。
红军传人用滚烫的热血和必胜的信念,谱写出一曲曲壮美乐章。你可知道,这一切的背后又有多少青春故事!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西北望·战高原


张孟阳
跨 界
“饭都做不好,整天还想着打导弹……”吃着略带夹生的米饭,伴着山里刮来的寒风,野外训练的官兵“吐槽”着炊事员张孟阳。
中士张孟阳想当导弹射手的那点“小九九”,大家早就看在眼里,可他还是名中士,在众多老班长眼里就跟“新兵”一样。
连队人人都知道,发射导弹连队当然得选资历老、技能精的老兵上阵。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去年初,连队配发了某新型导弹,两名老射手率先射击,没想到连续出现“掉弹”的情况。这反倒让张孟阳心中底气更足了些,“报告,我请求发射导弹!”正在不远处观摩的炊事员张孟阳不顾大家劝阻,一眨眼的工夫跑到连长面前大声喊道。
“我能行的,平时我没事就背记理论,跟着导弹班班长练操作……”张孟阳嘴里不断地念叨着。
“给他一次机会吧,让他试试。”就在这时,团长走上前说了这么一句话,让事情出现了转机,张孟阳的射手梦也就在这短短的几秒钟有了希望。
“东南方向山脚发现敌装甲目标……”然而,导弹发射大约过了5秒,就开始偏离目标。张孟阳并没有慌:传输调整指令、转动方向机……一系列动作有条不紊,导弹逐渐朝着目标平稳飞行。18秒!正中靶心,命中了!
“操纵导弹就像做拉面一样,掌握好‘力道’自然能拉出劲道的面条……”射击结束,暗地里擦了一把冷汗的张孟阳风趣地对大家说。
张孟阳这一次不仅梦想成真,还回到了战斗班排,担任起了连队射手的小教员,这样的逆袭让有的老班长有些不服气。
有没有真本事,战场会告诉我们答案,所有对张孟阳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这可不,部队开赴海拔4980米的喀喇昆仑山腹地开展演习,担任小教员的张孟阳压力不小。
“导弹说明书上写着发射环境应该等于或低于海拔4500米,不行就别勉强。”排长李建斌担心张孟阳脑门一热,耽误了演习的大事。
“战场上面对敌人时,我们是冲上去还是临阵退缩?”张孟阳平时嬉皮笑脸,没想现在却和排长较起了真。
张孟阳兵龄短、个不高,拼劲却不小。在高原上,每天训练结束,他就开始一遍遍地分析当天导弹飞行数据记录仪的数据。为了不打扰战友休息,深夜,张孟阳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学习,同时他还结合海拔、风向、风力、温度、气压等对导弹飞行带来的影响进行数据修正。
功夫够深,铁杵成针。张孟阳在演习前几天把自己的研究心得手把手教给了其他射手。那次演习,连队先后发射了十多枚导弹,发发命中目标。年底,张孟阳因此荣立二等功。
现在提起这个“伙头兵”射手,全连官兵都打心眼儿里佩服。
心声
爱拼才会赢
■张孟阳
梦在心中,路在脚下。只有敢于将心中的梦想付诸于实际行动,用一颗坚定而勇敢的心克服困难,才能早日抵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