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日,国共两党22年的较量大局已定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贾 永责任编辑:杨一楠
2018-12-31 06:48

1949年第一记钟声敲响的时候,国共两党22年的较量大局已定。元旦过后10个月,一个真正的属于人民的共和国诞生在金色的秋阳里。天安门广场,如林的手臂高高举起,纵情呼喊“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脱帽致意,声如洪钟——人民万岁!

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1949年第一记钟声敲响的时候,国共两党22年的较量大局已定。

西柏坡。刚刚过了55岁生日的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第一句就是:“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逆转

雪花,飘落滹沱河两岸。新的一年第一天,在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一座座农家小屋,人们随着毛泽东的思绪,憧憬着即将到来的新中国——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1948年更加伟大的胜利……1949年将要召集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务为目标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

这一天,南京城里的蒋介石也发表了“新年献词”。这就是被当时的舆论解读为“乞和电”的蒋介石新年文告:“……只要和平果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一惟国民的公意是从。”

在当天的日记中,蒋介石这样写道:“今日又是一个新年日了……去年一年的失败与耻辱之重大为从来所未有……”

“总统府”依然张灯结彩。但蒋介石清楚,他的整个大厦已是风雨飘摇。只是,此时蒋介石还没有想明白,失败为何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彻底?

仅仅在两年多之前,蒋介石是不把缺枪少弹的共产党军队放在眼里的。当时的国民党,拥有430万军队,规模之大为世界之最,且陆海空俱全。而共产党的军队只有132万,尚处在小米加步枪阶段。

1946年6月20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进行进攻解放区总动员。蒋介石的信心可谓空前爆棚:“比较敌我的实力,无论就哪一方面而言。一切军需补给,如粮秣弹药等,我们也比匪军丰富十倍。重要的交通据点、大都市和工矿的资源,也完全控制在我们的手中。一切之条件,皆操之在我,我欲如何,即可如何。”

抗战结束,国民党从日本人手中接收步枪68万多支、手枪6万余支、机关枪近3万挺,火炮1.2万多门,战马7万匹以及543辆坦克装甲车和1.8亿发子弹,这些武器足以装备80个步兵师、10个炮兵师、6个骑兵师和7个装甲团。日军还给蒋介石留下了1400艘军舰,排水量相当于抗战之前国民党海军全部舰只的总吨位。与此同时,美国将原本准备用以与日本进行本土决战的战争剩余物资低价处理给了蒋介石,仅国民党海军就接收了美国提供的32艘驱逐舰和潜艇。52国捐赠中国的食品物资中的98%,也被美国截留下来送给了国民党。到内战爆发前,美国不仅为国民党装备了45个师,还帮助蒋介石把54万兵力运送到了前线。

力量上的绝对优势,让蒋介石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就在毛泽东飞抵重庆谈判的第二天,重新印发蒋介石“剿匪手本”的密令已经发到国民党各战区。和平仅仅维持了几个月,蒋介石便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向共产党6个解放区同时发起进攻。国民党甚至叫嚣:消灭共军短则3个月,长则5个月!

不过,蒋介石似乎忘记了一点,那就是,在他与毛泽东的较量中,无论占据怎样的优势,最终陷于被动的总是他而不是毛泽东。

3万对40万,曾是湘江之战后、遵义会议前,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面临的严峻局面。在蒋介石看来,此时的红军“流徙千里,四面受制,下山猛虎,不难就擒”。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