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第三次记忆固化
齐笑菡能在媒体上找到的,最早提出“国家公祭日”的说法,来自11年前一位军队人大代表。
有一年,这位人大代表应邀到某大学讲课,一位外国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对自己国家的英雄烈士是怎么纪念的,有没有一个法定的纪念日?”
这是一个刺痛人心的疑问,这个疑问同样在国人心中萦绕许久,我们的公祭日在哪里?
为了这一天,无数声音发出呼唤——
2004年全国两会,政协委员建议每年清明设立“革命烈士节”;2005年全国两会,政协委员建议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2006年清明前夕,国防大学一位硕士研究生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设立牺牲军人纪念日;2012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建议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
……
当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消息传开后,齐笑菡并没有感到意外。
多少热血儿郎血洒疆场,多少烈士忠魂埋骨荒冢,饱受战火摧残,为世界和平做出重大牺牲的中国人民,为了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她想到了那句名言:“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
原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曾经发文,指出国家公祭是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第三次固化。第一次是战后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各同盟国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正义的审判,第二次是1982年日本文部省修改教科书事件引发全国对这一历史的研究纪念。
81年来,社会各界人士做出巨大的努力,化成了公祭日后的滚滚洪流,为历史激浊扬清,为正义洗去曲尘。
战犯谷寿夫在南京中华门外被枪决。资料图
作为南京的孩子,齐笑菡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越过年龄的鸿沟,跨越认知的差别,放下思想的隔阂,把南京大屠杀共同作为了属于自己苦难的记忆。
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的“国家公祭网”上线,她可以在网上为英烈献花祈福;国家档案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让她的印象更加丰满真实。正在上学的邻居告诉她,在南京学生的课程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是必修课。而最近一次让她兴奋的“大新闻”,就是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全票通过《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为公祭活动进行了规范和保障。
公祭5年来,南京大屠杀升华为“国家记忆”。于此同时,中国人民对历史的诊视,唤起了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向往。
2015年6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公立高校将二战日军士兵东史郎揭露日本南京大屠杀暴行证词的视频作为授课教材;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201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通过了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和捷克总统泽曼等政要先后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向大屠杀遇难者敬献花圈。
“历史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有每个人都为它做点什么,才能让惨痛的战争记忆不再重演。”
长在南京,回忆带着战争的伤痛;走遍中国,齐笑菡思考着如何捍卫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