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十一篇署名文章里的中外友谊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陈振凯责任编辑:杨一楠
2018-12-12 09:31

11月27日-12月5日,习近平主席对西班牙、阿根廷、巴拿马、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至此,习近平主席今年4次踏出国门,脚步遍布亚非欧拉及大洋洲13个国家。

13个国家中,习近平对毛里求斯是过境并进行友好访问,赴俄罗斯是出席东方经济论坛及相互活动;对阿联酋、塞内加尔、卢旺达、南非、巴布亚新几内亚、文莱、菲律宾、西班牙、阿根廷、巴拿马、葡萄牙等11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南非、巴布亚新几内亚、阿根廷,他还出席了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G20峰会等会议和活动。

人民日报统计发现,在对阿联酋等11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均在到访国重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阅读这组文章,能够了解动人的中外交往故事,熟悉双方共建“一带一路”情况,学习精当的中外典故,展望辉煌的未来合作,感知深厚的中外友谊。

交往故事

习近平在11篇署名文章中,提到不少中外交往佳话。

谈到中国和阿联酋的传统友好,习近平在文章中提到,过去的34年,是两国传统友好深化发展、民间往来迸发涌流的活跃时期,中国人民不会忘记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阿联酋政府捐款5000万美元所体现出的患难真情。

就中国和塞内加尔友谊,习近平在文章中提到一个老人的故事:2013年,65岁的塞内加尔老人比拉马参加“感知中国”知识竞赛。他从全球25万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最高奖,并被邀请到中国旅游,实现了多年的访华夙愿。

谈到中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交往佳话,习近平在文章中回忆起了往事。他说,18年前,我担任中国福建省省长期间,曾推动实施福建省援助巴新东高地省菌草、旱稻种植技术示范项目。我高兴地得知,这一项目持续运作至今,发挥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中国同巴新关系发展的一段佳话。

就中国和文莱的交往历史,习近平在文章中提到几个古代名人——郑和率领船队两次途经文莱,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友谊,被文莱民间亲切称作“郑和元帅”。斯里巴加湾市的“王总兵路”和蒲公墓,中国南京市的浡泥国王墓,都见证了两国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

谈及中国和菲律宾的隔海相望、一衣带水,习近平在文章中写到郑和、苏禄国王、黎刹、叶飞等人的故事。“600多年前,中国航海家郑和七次远航,多次到访马尼拉海湾及维萨亚、苏禄等地,传播友谊和合作。苏禄国王带着菲律宾人民的美好祝愿踏上通往中国的友谊之路,留下脍炙人口的佳话。中国东南沿海许多居民漂洋过海来到菲律宾,同当地人民和睦相处。菲律宾国父、民族英雄黎刹的祖先就来自中国福建省晋江市。新中国的开国名将叶飞出生于菲律宾奎松省。他们都是两国人民共同的骄傲。”

“明代,西班牙人庞迪我将西方天文、历法引入中国,高母羡将儒家著作《明心宝鉴》译成西班牙语。塞万提斯在作品中多次提及中国,其不朽名著《堂吉诃德》在中国广为流传。”提及中国和西班牙的友好交往,习近平在文章中提到如上细节。

阿根廷文学巨匠博尔赫斯在《漆手杖》等作品中多次提及庄周梦蝶、长城等中国元素,并且有一根心爱的中国漆手杖。这个细节出现在习近平的文章中,用来说明中国和阿根廷是兼收并蓄的好知音。

中国和葡萄牙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不断涌现。习近平在文章中提到,一对中国老教师夫妇克服疾病困难,数十年如一日在葡萄牙教授中文、传播中华文化;不少优秀的葡萄牙足球教练和球员到中国俱乐部执教或踢球,在中国足坛刮起“葡萄牙风”;中国厨师烘焙出的葡式蛋挞成为老百姓新的美食选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