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柴家科:“烧伤克星”的大爱胸怀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孙兴维 徐 仑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8-11-09 04:01

面色和悦,笑容亲和,鼻梁上架一副眼镜,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柴家科更像一位学者。早年,他曾留学美国,学成归来后带领团队攻克大面积深度烧伤救治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被患者誉为“烧伤克星”。柴家科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等;被中央军委记一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2次,救治众多官兵和群众。

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柴家科(左一)带领团队成员研究患者病情。路 元摄

“烧伤克星”的大爱胸怀

——记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柴家科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通讯员 徐 仑

面色和悦,笑容亲和,鼻梁上架一副眼镜,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柴家科更像一位学者。早年,他曾留学美国,学成归来后带领团队攻克大面积深度烧伤救治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被患者誉为“烧伤克星”。

烧伤患者特别痛苦,每次换药诊疗都是一种折磨。但患者说,让柴家科看病,心里就踏实许多。

脚穿布鞋,巡查病房悄然无声;听诊器在手里焐热,再轻放到患者胸前;碰到身体虚弱说话无力的患者,他躬下身子,把耳朵贴近患者悉心倾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医近40年,经过柴家科治疗的患者,都会对他的高尚医德、高超医术充满敬意。每当这时,柴家科总是由衷地说:“能为病人减轻痛苦,是我感到最欣慰的事。”

柴家科进行手术中。

“不能让英雄就这样离开”

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

35名武警官兵因执行森林救火任务被严重烧伤,其中多数全层皮肤烧伤,病情危重。

“不能让父母失去孩子,不能让英雄就这样离开。”会诊集中了许多军内专家,由柴家科主持救治。

治疗时,专家们各抒己见,在治疗方案上难以形成统一意见。病情不等人,柴家科综合分析各位专家的意见,带领团队奋战3个昼夜,完成27台手术。

剪去腐皮、清洗脓液……柴家科和团队成员每天为伤员换药3次以上,每次持续数小时。

伤员创伤面积大,覆盖创面的异体皮,需要剪裁成1厘米见方大小,再贴到创面上,且每隔4个小时就要更换一次。柴家科带领几名医生,铆在无菌实验室内根据个体情况逐一剪裁,累得几乎虚脱。

“每名伤员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为了观察创口愈合情况,每名官兵他都要反复检查……两个月后,他熬红了双眼,35名受伤官兵没有一人出现感染。

在柴家科的从医生涯中,这样惊心动魄的救治还有很多。

无论是在死亡线上抢救生命的攻坚战,还是在病榻旁抗击病魔的持久战,在医疗救护需要做出重大抉择时,柴家科总是临危不乱、施救有方。

柴家科抢救心脏骤停战士。

“医生不能只是‘开刀匠’”

大面积深度烧伤救治是世界性医学难题。这块“硬骨头”,柴家科一“啃”就是十几年。

柴家科师承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他发现烧伤脓毒症是引发患者死亡和制约烧伤治愈率的“顽症”。10多年里,他反复试验,带领团队通过临床治疗验证研究结果,终于找到了综合防治烧伤脓毒症的方法。

这一研究成果被广泛运用到烧伤治疗中,挽救了许多烧伤患者的生命,有效提高了烧伤治愈率。

对于烧伤患者来说,没有自体皮肤进行移植,便极易因感染出现各类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医生不能只是‘开刀匠’,一定要研究出新型皮肤替代物。”柴家科开始了新的征程。

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柴家科和团队没有气馁。他们与地方某医疗科研企业联合攻关,最终研发出一种“异种皮肤替代物”,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在野战医疗外科领域,“战创伤大失血”是导致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攻克这一国际军事医学难题,柴家科带领团队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地方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展开科研创新,成功研制出适用于控制体表伤,特别是爆炸伤等动静脉及组织毁损引起大出血的“止血干胶材料”,为未来战场自救互救提供可靠保障。

柴家科和团队成员为患者进行手术。

“团队强才是真的强”

“一人强不算强,团队强才是真的强。”这是柴家科常说的一句话。

他先后培养了60多名博士后和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300多名留学生和进修医师。其中许多学员已成为所在单位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1997年,柴家科从美国学习归来。当时,医院烧伤整形科只有37张病床,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他带领团队提高临床救治质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所合作,实现了学科规模和人才梯队建设的双丰收。

后来,柴家科担任科室主任期间,带领团队帮助医院建起了“毛发移植中心”“创面修复中心”等科室。同时,他采取定方向、压担子等办法,加速人才培养步伐,吸引外单位科研人员参与临床救治和课题研究,为烧伤医学领域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为了解课题组的科研进展情况,柴家科定期组织“科研进展汇报”。“每次参加科研进展汇报,都是一次思维碰撞的过程。”柴家科的一位学生坦言,大家互辩互论、互相启发,经常撞击出解决问题的火花。

重言传更重身教。每次查房时,柴家科手把手地传授救治方法;查看医嘱记录单,他用食指一行行指点着,逐字逐句读出来;病历上错漏一个字,他毫不留情地点名批评。

柴家科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等;被中央军委记一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2次,救治众多官兵和群众。

(解放军报记者部·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柴家科主持学术交流活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