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80万斤到440亿斤,农业现代化步履铿锵
喜看稻菽千重浪,万亩良田万亩金。
十月的建三江农场偶有微风吹过,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滔天金浪让人心旷神怡。不远处,随着一台台现代化的大型收割机轰鸣而过,一株株饱满的水稻颗粒归仓。
北大荒,为粮食而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北大荒人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使命。然而,在开垦初期,北大荒年产粮只有480万斤;到了1978年,这个数字才突破50亿斤。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发展,2011年这个数字已突破400亿斤。截至去年底,北大荒耕地超过43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440亿斤,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各省粮食调出总和的四分之一……
伴随着数字激变,北大荒走过农业现代化的铿锵之路。从手拉肩扛的开荒第一犁,到东方红54拖拉机的初步机械化;从凯斯535大马力拖拉机的奔驰,到飞机航化作业的悠然;从无人机旋飞农场上空,到数字化农业展露新容……几十年间,北大荒人亲身经历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跨越。
“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人力耕作了,大马力的拖拉机、带定位系统的播种机、农用飞机这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的应用,使得穿着西服也可以种地。”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党委书记刘相增告诉记者,农机装备水平已不再是唯一追求的目标,他们正向数字化“智慧农业”迈进。
近几年,北大荒还重点推广了免耕精量播种等十几项新技术,秋起垄全部采用自动导航设备,水稻100%浸种催芽,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程标准化。
“现代科技,不断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力。”在建三江管理局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他们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农商信息,还可以实时查看联网农机的运行轨迹,精准掌握其运行速度、工作时间、地理坐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