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针密缝”:“一带一路”为世界编织锦绣新图景
■国防科技大学 马建光、丁世裕
9月7日,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落下帷幕,与会非洲国家首脑纷纷表示将积极支持并踊跃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短短五年,“一带一路”已在沿线国家牢牢扎下根系。一幅幅锦绣图景,即将在各国人民共同努力下编织完成。
习主席前不久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一带一路”建设日益深入人心,也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身处世界的大变局中,面对风浪起、惊雷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以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反全球化浪潮中力挽狂澜。
五年筚路蓝缕,“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抽芽破土,以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名义,向世界吐露芬芳。五年实践的累累硕果,对于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吹尽狂沙始见金,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初心不改,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增强。如今,合作共赢的地基越夯越实,互联互通的网络越拓越宽,“一带一路”发展动力愈加强劲。要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加速凝聚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就要趁热打铁、再接再厉,在“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基础上“细针密缝”,用心描绘“工笔画”。
“一带一路”建设之所以跨越山海、畅行不衰,在于其能与时偕行,是众心所向。首先,“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对世界形势的准确把握。它将自身发展需要与世界大势紧密融合,立足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不断迈出大胆而审慎的步伐。其次,“一带一路”建设顺应了时代潮流。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在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暗流涌动的今天,“一带一路”符合合作各方发展需要,顺应了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吹起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新风。再次,共建“一带一路”以经济合作牵引全面建设推进,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今,世界各国休戚与共,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潮流注定势不可当,“一带一路”建设必将行稳致远。在坚定信心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时刻与风险阻力并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遇到过不少困难;未来,我们也要做好渡险滩、趟泥淖的准备,不骄不馁、“细针密缝”。
习主席曾深刻指出,要“凝聚各方共识,规划合作愿景,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同各国的沟通、协商、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在五周年的时间节点上,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高质量”之路,就不能不“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进重大项目的同时带动关键问题的解决。
“聚焦重点”,就是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不要“千根线”,而要“一根针”,细化目标、突出重点,用“细针”牵线精准对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击中了拉美国家资金不足、技术缺乏的发展痛点。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量大、风险高,自那时以来,拉美国家坐拥以水力、能源、矿产等为代表的丰厚自然资源,却难用以高效助力本国建设。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集中铁路装备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整合资源加快进入阿根廷市场。2018年1月3日,中国列车运抵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港,使圣马丁线的运输成本降低40%,当地经贸合作得到显著推进。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助力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当善于雪中送炭、突出目标重点;同时以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能合作为“针”,对接缝合重大项目、金融支撑、投资环境、风险管控、安全保障等关键问题,持久用力、久久为功。
“精雕细琢”,就是以“五通”为抓手,广泛凝聚合作共识、全面提升合作水平,审慎耐心、深入推进,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密“缝”在一起。“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2016年底,二期工程的两台150兆瓦机组和城市热网工程在塔吉克斯坦城市杜尚别投入运营,一举解决长期困扰当地人民的供电与供暖问题,成为拉近中塔两国民心的标志性项目。“中国效率”搭配“民心工程”,彰显中塔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的强大合力。在这种力量牵引下,两国民心被渐渐拉近,基础设施网络的构筑也将加强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水平,推动合作质量稳步提升。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继续走深走实,既要有敢用“细针”的胆气和审慎,也要有专心“密缝”的耐心和担当。这不但体现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定力与坚定信心,也体现着沿线国家人民对倡议的肯定、信任,以及对和平与发展的热切向往。“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方向正确,朋友就会越来越多,路就会越走越宽。未来的“一带一路”,必将与时俱进,在深入发展中焕发新活力,携手各国人民共同编织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