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追随习主席的声音和足迹纪念抗战

来源:解放军报记者部作者:王凌硕 杜海丰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8-09-03 13:02

出席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2014年7月7日,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习主席来到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

习主席神情庄重,他迈步走上台阶,来到“独立自由勋章”雕塑前,同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新四军老战士焦润坤、国民党老战士林上元,以及两名少年儿童一起,为雕塑揭幕。

同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上午,习主席再次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

时隔不久,在12月13日,习主席前往南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庄严揭幕。

据新华社报道,这是首次有国家最高领导人在“7月7日”这一天参与官方纪念,并在几个月内三次参加盛大的官方抗战纪念活动,这种频率此前并不多见。这充分显示了习主席对纪念抗战的高度重视。

一年之后,2015年9月3日,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中国则以最高的国家典礼开始了纪念活动。

天安门广场碧空如洗,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履铿锵。在65位外国国家元首等国际政要、5.5万名人民群众共同见证下,习主席向世界人民发出响亮号召:“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9时40分许,习主席邀请各国来宾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这座巍峨古老的城楼,饱览过侵略者践踏的屈辱,经历过新中国成立的豪迈,今天又将见证历史的荣光。

10时19分,习主席乘坐阅兵车缓缓驶出天安门城楼正大门,驶过金水桥,驶上长安街,检阅了受阅部队。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阅兵的方式纪念抗战胜利。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受阅部队。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除了高规格出席纪念活动,习主席在百忙的考察途中也不忘祭奠英烈。2017年6月21日,在山西考察的习主席来到兴县蔡家崖村,向晋绥边区革命烈士敬献花篮,瞻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

在参加这些纪念活动的过程中,习主席对抗战这段历史的重视更是流露在很多细节上,重温这些难忘的片段,会令人一次次感受到领袖深切的爱国情怀。

那是2014年7月7日,习主席参观《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型主题展览》。他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后方的环廊,镶嵌在环廊墙壁的石碑上,镌刻有当年抗日战争期间牺牲在战场上的国共两党旅职或少将军衔以上的将领的名字。习主席缓步向前,仔细看刻在碑上的每一位抗战牺牲将士的名字,还不忘追问这295个烈士名字是否包括国共两党双方将领的。

同年的12月13日,习主席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据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原定45分钟的参观行程,延长到了72分钟,习主席先后提出68个问题。

2014年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这是习近平、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代表走进纪念馆展厅,参观《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朱成山回忆,习主席参观过程中不时驻足,其中停留时间最长、听取讲解最多、提问最细的集中于“遇难者名单墙”“遗骨坑”“零散屠杀展板”和“日本老兵展板”,时间都在3分钟以上。

三年之后,2017年12月13日上午,习主席出席第四次国家公祭仪式后,再次来到了这个纪念馆,观看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并亲切会见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亲属代表。习主席握住这些耄耋老人的双手,询问他们"今年高寿""身体好吗",希望他们健康幸福,一代一代把记忆传承下去。他感慨道:无论历史的美好,还是历史的灾难,都需要真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