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延安》:回望党和军队的精神家园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贾永 李敬坡 等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8-08-23 07:05

【尾声】

让我们跟随镜头,再次回到1945年春天的延安,回到杨家岭七大会场。

刚进延安时种下的小树,已是亭亭如盖。从南方红土地上走来的共产党人在黄土地上落地生根。

此时,距离在莫斯科召开的六大已经17年。党的七大在敌后抗战的心脏延安举行,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开端,它标志着诞生24年的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成熟的先进政党。

【同期】谢春涛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从落脚点到出发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锤炼出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形成了先进的指导思想,积累了丰富的治党治军经验,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可以担当重任的骨干人才。延安时期的伟大成就昭示我们,党是领导一切的。今天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解说】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这是从苏北敌后战场来到延安的七大代表陈毅当时的诗句。

也就在那个春天,距离延安千里之外的苏北抗日根据地,人们争相传阅《淮海报》刊载的一篇文章:《1945年的延安》。

这篇出自美国记者派西福拉斯之手的文章,给出了这样的结论——

“如果预言说,在本年年底以前,延安会成为中国军事和政治力量的中心,也不算太轻率。”

其实,这样的前景,作为战略家的毛泽东早就预见到了。七大召开间隙,毛泽东专门请与会代表观看由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改编的同名话剧。他将这部戏视为“胜利时勿要骄傲”的历史镜鉴,告诫全党引以为戒。

伟大的实践创造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七大闭幕后两个月零四天,日本投降。

七大闭幕后三年七个月零二十天,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结束,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歼灭。蒋介石无奈地写下“冬天饮寒水,雪夜过断桥”后,黯然引退。

七大闭幕后四年三个月零二十天,新中国成立。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2015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延安。此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徐徐展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照进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阔步新时代。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回望延安,回望党和军队的精神家园,习近平发出号召——

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撰稿:贾永、李敬坡、钱宗阳、王传宝、曾皓、康小怀、周小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