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展现大国外交新气象
礼宾工作是国家形象的名片。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家典礼工作有必要更好地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相适应,此次改革就是一次重要实践。
“此次国事访问欢迎仪式礼宾改革是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后进行的一次重要改革,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还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意义重大。”中国前驻瑞士大使董津义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外交礼宾工作适应新要求进行了多次改革。从机场高速沿线挂旗到为国宾车队恢复摩托车护卫,从增加军乐团队列行进表演到三军仪仗队增加女兵……处处体现出礼宾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特点。
按照新的抵达路线,来访国元首在前往人民大会堂的途中,将经过天安门广场这一重要地标。在清华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任彭林看来,这样的路线调整有助于更好地展示古都北京的魅力。
“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三者交相呼应、庄严肃穆,既代表了北京的厚重底蕴,又展现出中国改革发展的新气象。”彭林说。
2014年5月12日,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13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女仪仗队员首次亮相欢迎仪式,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中国女军人在作战、训练及各项任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且逐步走向国际交流的舞台。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大队长韩捷说,此次增加女兵方阵正是顺应这种时代潮流,“可以更好地展现女兵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全面彰显国威与军威。”
在军乐团改革方面,张海峰介绍,此前军乐团行进队列只有43人,且背对宽阔的天安门广场进行演奏,乐队的声势和感染力有所欠缺。调整后,除适当扩充了行进队列人数,还新增了木管乐器,增加了大号的数量,“确保乐队的演奏层次更丰富、声音更浑厚。”
“配上重新编排的《歌唱祖国》和新的演出服装,整个表演更富时代感,从视觉和听觉上都让人耳目一新,展现出当代军人的蓬勃朝气和新时代人民军队的风采。”张海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