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校教员不准中国军官说“大概”“也许”,这是为啥?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郝智慧责任编辑:张硕
2018-05-02 13:50

第十四节:不准说“大概”“也许”!

专业教学中的各种计算是让我们最头痛的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土木工程、物理化学等理工科的计算公式频繁出现在教员的课件上和我们的作业中,兵力兵器对比、作战能力评估、战斗指数运用和时间、距离、弹药消耗、摩托小时、工事构筑、通道开辟、核化武器袭击或核化工厂遭破坏的程度、战斗队形和战役布势、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一二梯队和预备队等建立、气象和地形影响程度等都需要计算,都需要用数字说话。

只有运用相关公式算出数据,才能拟订相应的计划方案,没有数据的口头报告、作战文书和标图作业在教员眼中都是不可思议的。可以说,各种数据是指挥员判断情况、定下决心、下达任务和组织协同、后勤保障、技术保障的基本依据。

在训练基地了解步兵战斗车性能。

教员在课堂上经常问我们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那个数字是否科学。教员一再强调,当一种作战理论能够用数字来说明、一次军事行动能够用数字来表述的时候,这种理论才是最科学的,这种行动才是最精确的,也才能最大限度地符合实际要求。

不难发现,俄军在战役战术层面的每项内容都是“算”出来的,量化分析和对比优选在各门课程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教学中,教员特别看重数字精确问题,多少、大小、长短、远近、前后、高低都要十分准确,听不惯也不准我们说“大概”“可能”“也许”之类的结论。

有的时候,要求快速完成的即题作业内容挺多而时间有限,有的同学就凭以往经验在图上用拳头、手拃估量距离,一拳头约5公里或10公里,一手拃约10公里或20公里(依据不同的比例尺)。教员对这一做法十分反感,提出严厉批评,要求我们必须使用标准的指挥尺和圆规完成作业。有的同学不服气,对教员说,动手标图已十分落后了,中国军队在各种作业中已普遍采用电脑标图和多媒体演示了。

教员倒是不生气,耐心且客气地说,这些先进做法的确应该广泛采用,俄军也是如此。不过,我想强调的是做事的严谨性、精确性,如果不精确做法养成了习惯,那么在实战中就要付出血的代价!不同人的手掌有大有小,图上误差1毫米、1厘米,实地就要相差几十米、几百米,真正打起仗来的我方炮火准备就很有可能打到自己部队的头上。再说,动手标图是一个指挥员的基本功,电脑仅是工具,战时条件很险恶、很艰苦,不是任何时候都能保障电脑的电源不断和不出其他任何故障。作为一个指挥员,基本的东西不掌握、算不清和算不准,就指挥不好作战。

另外,俄军的兵力兵器对比计算、作战能力评估,除敌我作战单元如坦克、飞机、火炮、建制连(营、团、旅等)数量对比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战斗指数换算方法。这种计算是以标准弹、标准坦克、标准直升机等和标准建制单位作为对比基数,如美军M1主战坦克战斗指数为1,俄军T-80坦克为0.9,中国88式坦克为0.7;美军摩步师战斗指数为1,俄军摩步师为0.8;美军“阿帕奇”直升机为0.9,俄军米-24直升机为1等,由此换算成同类武器单件或整个建制单位的作战能力和战斗毁伤效果。

野外演习作业与俄军教员。

我们在留学期间经常使用一本800多页的大红本秘级材料,上面记载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各式各样兵力兵器、建制单位的战斗指数对比数值。对于这些数值的来源,教员告诉我们:这些数值是通过战争实践、训练演习、武器试验等长期积累下来的,加上科学的计算方法和数学模型及部队实践检验、专家评估,是比较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

由此联想到国内的军事指挥院校教学和部队训练演习,特别是一些作战仿真模拟系统、作战实验室建设,我们应当借鉴俄军有益做法构建我军的战斗指数体系,注重基础数据收集积累、注重作战能力数值对比换算、注重数理模型和软件系统研发,使量化分析建立在科学、可靠、系统的基础之上,并与定性分析紧密结合,切实发挥辅助决策、作战指挥和武器研发等作用。

(未完待续)

20余万字留学日记;80余万字课堂笔记;近200幅珍贵图片。

解密俄罗斯战斗民族的军事传统、战略思维和民族性格。

探讨一流军队建设之道!

中国军网微信将陆续刊发《我在伏龙芝学军事》一书中的精彩章节,敬请关注与留言讨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