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0日,第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接回国仪式在沈阳桃仙机场举行。
民政部1日发布消息,经双方磋商,韩方将于今年3月28日向中方再次移交20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在此之前,双方将于今天在韩国共同举行装殓仪式。
2014年至2017年,中韩双方已连续四年成功交接56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今年是按照中韩双方达成的共识实施的第五次交接。
在每年的清明节前,随着忠骨的回归,我们在朋友圈迎接、感慨、致敬的同时,更应当知道除却这些缅怀之外,老兵被带回来的,不只是他们的遗骨,还有他们不灭的精神、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一个讲了六十多年的回家故事
这是一段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历史,它不仅是书本上无言的话语、生硬的数字,也是一个讲了六十多年的回家故事。
资料图:一位志愿军烈士的墓碑。
在韩国北部坡州市、距离朝韩军事分界线仅6公里的一个村庄旁,一条泥泞的小路的尽头,有一座几乎很少有人知道的、颇为神秘的墓地。
在这里,所有的墓碑,都不是按照韩国传统向南安放,而是朝着死者家乡的方向——北方。
这里共安放了数百具志愿军烈士遗骸,但他们到底是谁,叫什么名字,生于何年又死于何日,全部都是空白,木板做的简易墓碑上,写的最清楚的就是译为“中国军”的韩文。
1950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黎民摄影
那年,那月,许许多多十几二十岁,在有些人眼中还是孩子的志愿军战士步入朝鲜战场。
经历了几十次战斗后,有的连队的一百多张年轻面孔只剩寥寥之数,有的连队在猛烈的炮火下共赴光荣,还有的连队在冰天雪的战场上化作了“冰雕连”……
数万将士,烈骨忠魂,不留姓名地长眠在了异国他乡。
“古来征战几人回?”几人回?几人回……
幸矣!从2014年开始,每至清明节前,我们总能等到一批批英雄荣归故里。有的人,为了看他们一眼,已经等了几十年……
资料图:曹秀湖老人。
有位老人叫曹秀湖,一名志愿军老兵。
1950年,曹秀湖作为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在66军197师任救护兵。
2014年,85岁的志愿军老兵曹秀湖,从报纸上看到新闻后,背着家人,早上8点钟就赶到了烈士陵园门口,静静地等待着。
2014年3月28日,韩国运送437具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这里面有曹秀湖的战友。
老人从20多公里外赶来,一个人在这里站了5个多小时,只为了再看当年的战友们一眼。
六十多年的生死相隔,故国远离,终于在这一天重聚在深情的目光里。
那是跨越了六十多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等待和期盼,那些被时光留在过去的故事,被岁月锁住的战火记忆,可能只有待英雄归来时,才能在这些老兵的记忆里重新解锁。
骸骨回家,也是老兵们另一种形式的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