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革命导师马克思这样说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赵军魁 发布:2018-12-12 04:01:06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为了将来生活得更幸福而进行的。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对幸福的真正内涵缺乏科学理解,对正确的幸福观缺乏全面认识,影响了幸福感的获得。革命导师马克思终生都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而奋斗,他所有思想体系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他对确立人类正确的幸福观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文章——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赵军魁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为了将来生活得更幸福而进行的。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对幸福的真正内涵缺乏科学理解,对正确的幸福观缺乏全面认识,影响了幸福感的获得。革命导师马克思终生都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而奋斗,他所有思想体系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他对确立人类正确的幸福观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就不会被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马克思还指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马克思在此阐述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通过细致的社会分工和密切合作形成既定的社会关系,彼此依存、共同发展。一个人离开其他社会成员是不可能孤立生存的,那种只顾个人幸福而不管别人死活的态度是极度自私的。

马克思既充分肯定物质生活对幸福的重要性,还特别注重精神生活对幸福感的作用。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同时他还指出:“人的需要绝不仅仅停留在动物性的感性层次,而是立足感性达到理性,对自我本质的真正占有。只有这种感性与理性的真正融合,人的真正需要才能得到满足,人的幸福才能够真正实现。”他还指出,人不同于动物,而是“准备为取得高级的享受而放弃低级的享受”。马克思在此阐明了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当前幸福与长远幸福的统一。人类要获取幸福必须首先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但绝不是人唯一的需要,广大人民群众除了物质需要以外还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幸福应该是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不断充实精神世界,不断提升享受的层次,使物质和精神、当前和长远有机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幸福感。

综观马克思对幸福的阐述,正确的幸福观应该充分体现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当前幸福与长远幸福的统一、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等方面的特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一些人被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幸福观所迷惑,不能科学指导自己的行为和追求,客观上也降低了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所以,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至关重要。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习主席多次强调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谋幸福。2013年3月21日,习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017年10月18日,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主席还多次强调,众人拾柴火焰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有义务有担当,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在工作和创造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累累硕果和辉煌成就面前体验幸福、享受幸福,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整体提升。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责任编辑:刘秋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