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安全“陷阱”要当心
■张怀中 郭 靳 本报记者 刘一伟
《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工作指导和管理秩序若干规定》颁布一年多来,智能手机有序进入军营,方便了官兵的工作和生活,但潜在的安全隐患也不能忽视。近日,记者来到中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进行了一番探访,为您安全使用智能手机支支招。
假“客服”现原形
【案例回放】前段时间,该旅警勤连战士小廖通过智能手机在网上“淘”了一双球鞋。没两天,一名自称该网店“客服”的男子打来电话称,鞋子因故不能发出,需要小廖提供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信息。挂断电话后,有些疑惑的小廖在战友的提醒下与卖家核实,发现鞋子已经发货,所谓的“客服”完全是冒名顶替。“我的姓名、鞋子款式、购买时间和订单号对方竟然全都知道,差点上当!”小廖感慨道,如果不小心提供了假“客服”索要的信息,银行卡里的钱很可能就不翼而飞了。
【给您提个醒】“网络骗子”常冒充“电商客服”联系买家,以“卡单”“缺货”“断码”“退款”为名向客户索要手机验证码、网银账号、个人身份证号等信息,进而骗取资金。正规电商会通过购物平台的官方通讯软件与消费者沟通,一般情况下不会采取私下里加微信、拨打电话等方式联系。网购时要仔细甄别,避免上当受骗。
“晒一晒”有隐患
【案例回放】今年4月,该旅某边防雷达站驻地突降大雪,上等兵小张随手拍下了营区雪景发到朋友圈。该站指导员赵晶晶发现后,责令小张将其删除,并以此为契机给全连官兵上了一堂警示教育课:“发布这些带有敏感词和部队明显特征的照片易被‘第三只眼’盯上,从而造成失泄密。”该旅保卫科针对官兵使用社交工具的调查显示:47%的官兵曾使用过“附近的人”等功能;还有部分驻地官兵热衷于在微信运动、悦跑圈等软件里“晒运动轨迹”,分享运动信息等,这也在无形中为保密安全埋下隐患。
【给您提个醒】战友们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时,要强化法纪观念、增强保密意识,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关闭手机应用中“读取用户位置”“获取通讯录”“允许软件后台运行”等功能,未经上级批准严禁以军人身份在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上开设账户,确保不暴露军人身份。
“老熟人”未必熟
【案例回放】今年5月上旬,该旅某雷达站士官韩崇林收到一条来自朋友的短信,上面写着:“这里有我和你的合影,赶快下载吧!”短信还附带一个链接。刚点开,韩崇林的手机就“死机”了。不一会儿,他手机通讯录的全部联系人都收到了同样短信,由此造成了“连锁反应”,好几位战友的手机因此中毒。“没想到手机轻轻一点就中招了,幸亏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现在想想还后怕。”手机修好后,韩崇林第一时间安装了最新安全防护软件。
【给您提个醒】过去犯罪分子较多使用陌生号码,大家往往会对信息内容进行核实,受骗概率不高。但现在犯罪分子可能冒用熟人手机号码、QQ号、微信号等群发信息行骗。此外,微信朋友圈里假借“集赞”领礼品、性格标签测试、拼团优惠之名盗取个人信息的活动也不少见,具有较强迷惑性。提醒战友们一是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并时常升级;二是要从正规渠道下载应用软件;三是要注意经常查杀病毒,给手机系统打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