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没有谁能否认互联网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便捷。但是有一点必须清醒,互联网本身就是缘于冷战和对抗而产生。网络强国凭着它们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上的先期投入以及由它们制定的技术规则,可以随心所欲地访问整个世界的虚拟空间,或者巧取,或者豪夺,或者制造对方的混乱,或者影响对手的意志,故而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
必须承认,我们国家的信息产业基础还不够强大,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还有待突破。但是任何技术都是双刃剑,网络强国也免不了在信息的平等分享中暴露自己的“易受攻击之窗”,从而使技术弱势的一方有反客为主的契机。我们有超过7亿之众的网民,手机网民也有5亿多,如此巨大的人群若能在网络上激扬血性,奔走呼号,获得道义的支持,掣肘霸权的图谋,其伟力是不可小觑的。
或许有人会说,网络博弈靠的是技术,人多恐怕算不上优势。还记得世纪之交印航空客被劫持的那件事吧?机上人质乘劫持者不备,向国际互联网发出“SOS”求救信号。但在海量信息中这呼声实在太渺小了,被人接收的几率几乎为零。孰料,却被我国天津的两位网民无意中发现,几经辗转,终于传达到印度驻华使馆。这件事虽属偶然,却包含某种必然。那就是我们人多,获取信息的概率就大;我们人多,抗御和反制对方的末端自然也多。
博弈平台的民用化和通用化,使网络时代的民众有了同霸权和不义斗法的全新手段。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的军事网站每天都受到来自互联网的反击。北约轰炸我驻南大使馆之后,愤怒的网民接连不断地给五角大楼和北约总部发去数不胜数的电子邮件。南联盟的电脑高手甚至在北约网站主页上刷上南联盟国旗,让这个网站瘫痪了好几天。
这就像两军对垒孰胜孰负,武器装备固然是重要的因素,却不是决定的因素那样,网络安全博弈,技术的赶超当然重要,更需要造就和依靠一大批“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觉悟的网民。通过他们敏锐机智的分享和参与,将人心向背的正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反对网络霸权,创造一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后发优势。
(《中国国防报》2016年05月24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