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盟友各行其是,美国是自作自受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林司淼责任编辑:康哲
2016-05-16 17:26

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颇为发泄了一番对某些所谓的“盟友”的怨气,将他们称为“搭便车者”,指责他们只知向美国索取援助却不知回报。对此,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评论认为,美国的盟友之所以置“老大”于不顾自行其是,完全是美国自己一手造成的。

那些所谓的“坏盟友”

奥巴马不是第一位抱怨盟友不守规矩的美国总统。1996年,克林顿总统与时任以色列总理内坦尼亚胡首次会晤,就抱怨后者没有对前者表现出应有的尊重,还指责其对美国政策指手画脚。美媒称,与内坦尼亚胡相比,其他盟友的所作所为同样令白宫气愤。那些“坏盟友”包括巴基斯坦、埃及和沙特等。

美媒抱怨称,自1979年以来,美国向埃及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援助,一方面拉拢其与以色列和平相处,同时尽量与埃及军方搞好关系,以便借军中精英之手在埃及建立亲西方的民主政权。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奥巴马称,对沙特来说,来自美国的保护是不可替代的。但就是这样一个盟友,却在中东地区做出了一系列有违美国利益的事,比如阻挠美国与伊朗签订核协议、破坏叙利亚停战谈判等等。

那么,为什么明明预料到了出力不讨好的结果,历届美国政府还不断向“坏盟友黑洞”里扔钱呢?布鲁金斯学会认为答案有两个:一是美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压力,二是冷战习惯的延续。

在美国国内,包括大型军工企业在内的游说集团以及部分选民希望美国与沙特、埃及这样的国家保持友好或联盟关系,因为这样的国家是美国军工企业的“金主”,每年都会花费数十亿美元从美国购买先进武器装备。

在国际方面,白宫仍受冷战思维的影响,他们的外交哲学中依然残存着“非此即彼”的定式,即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冷战时期,美国将全球国家划分为两大阵营——支持自己的和支持苏联的。支持自己的当然是盟友,美国会不遗余力地拉拢他们到自己的阵营中来。布鲁金斯学会的观点认为,在这个前提下结成的联盟是病态的。美国关心的只是盟友的“站队”问题,其他方面都会被以“维持联盟”为由忽略。

这样的联盟关系是合作与冲突的共存体,美国与盟友之间当然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但也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随着冷战的结束,双方建立联盟的基础崩塌。布鲁金斯学会认为,美国的大多数重要盟友都属于上述范畴,但华盛顿方面未能及时调整双方关系,仍将结盟与否视为重中之重,不惜忍受“坏盟友”们的“恶劣举动”以维持结盟关系。

“坏盟友”是怎么产生的?

那么,在本应以美国为主导的联盟关系中,“坏盟友”们又是怎样养成不把美国放在眼里而自行其是的习惯呢?布鲁金斯学会认为,是美国自己把盟友们“宠坏”了。

布鲁金斯学会认为,首先,美国在与部分盟友往来的过程中“主仆颠倒”。以卡塔尔为例。这个中东小国对美国援助依赖性极高,本应在军事、经济、政治、外交等层面对“老大”俯首帖耳。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美国在卡塔尔建有重要军事基地,所以虽然身为“老大”也需看对方脸色行事。卡塔尔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拿美国不当回事,虽然名义上仍是美国的“亲密盟友”,但经常性地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做出一些不让美国省心的事。比如允许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卫星频道报道可能导致美国金融灾难的具有煽动性的错误消息。

其次,媒体认为在盟友们做出不当举动时,美国往往会站出来“护犊子”。比如,沙特不顾美国反对对也门实施军事干涉后,美国又不管不顾地表示了支持,而且白宫还特别向沙特保证,不必担心干涉失败可能带来的后果。沙特自然会产生这样的印象:不管自己做什么,美国都会支持,于是在也门的军事行动更加肆无忌惮。美媒抱怨称,美国这种做法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门局势动荡难安,逐渐成为恐怖分子的温床,对美国安全和利益构成巨大威胁。

再次,美媒指责美国长期对盟友骄纵不舍。他们称,尽管奥巴马总统抱怨沙特在伊朗问题上“胡来”,是引发中东动荡的源头之一,但华盛顿并未因此放弃利雅德。奥巴马甚至还亲自前往沙特,向对方重申美国对沙特承担的安全义务。

美媒评论认为,如果一群盟友中出现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坏分子”,那是“坏分子”出了问题;然而,要是这群盟友都不按套路出牌,那就是“盟主”的问题了。现在美国面临的正是后面这种情况。白宫太过于关注维持与盟友的关系,而忘记了为什么要维持这种关系,这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