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高频军演,美用心何在?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责任编辑:康哲
2016-04-30 23:52

演练地域——

适应美军亚太基地调整

美军认为,随着“地区大国”的崛起,美军需要适度减轻对“第一岛链”内军事基地的依赖,同时在整个亚太地区寻找新的可供美海空军使用的港口和机场,以实现“分散部署”,令“潜在敌人”在确定打击目标时“面临更为艰难的选择”。近年来,美军在这方面可谓做足功课,其中,同各相关国家共同举行各类型的联合军演成为最好的媒介。

首先,通过军演为新基地选址。军演犹如“投石问路”,一方面试探开设军事基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对基地的价值进行评估。如通过与印度尼西亚举行“对付西方”联合军演,美军一方面试探印尼政府和民间对美军未来使用其军事基地的态度,同时美军还“例行性”地对军演基地进行了评估。演习结束后,美军派出C-130运输机及其机组,对哈利姆空军基地的跑道情况、电力供应可靠性、燃料储备安全性及停机坪是否充足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评估报告。后来,尽管美军未能将哈利姆变成“常驻基地”,但仍然通过相关协议实现了“灵活驻扎”。

其次,通过军演推动基地协议的签署。近年来,鉴于南海局势的发展,美军一直希望重返菲律宾,但又苦于菲律宾国内反对迟迟不能实现。为此,美军“先上车后买票”,通过军演不断强化在菲律宾各主要基地的军事存在,造成一种“事实上”占有并使用的局面。最终,美军通过《访问部队协议》和《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绕过菲律宾“禁止外国军队驻军”的宪法,通过同菲军“共同使用军事基地”的方式,实现了在菲律宾的驻军。今年美菲两国举行的“肩并肩”军演,也是该协议通过后的第一次美菲联合军演。相较以往,美军在军演规模、演习课目以及演练时间和地点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以巩固在新开设基地的既有成果,同时不过分刺激当地民众。军演结束之后,借助相关协议,美军将会正式向菲律宾的5处军事基地派驻人员和设施。

同时,美军还通过军演进一步熟悉各军事基地,特别是新开设基地周边的战场环境。一直以来,美军的战场几乎都在境外。要使境外作战打出“主场”效果,通过各种类型的演习让部队熟悉不同的战场环境是美军一直以来尊奉的法则。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