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神剧”的余波尚未消退,网上又有人把恶搞瞄向了抗战歌曲。不久前,经典抗战歌曲《黄河大合唱》被恶搞为“抗战神曲”的视频一度在网络上泛滥。经典成了笑点,浏览量虽然上去了,但面目全非的“抗战神曲”会给年轻人传递什么样的历史观?答案不言而喻。
恶搞历史文化的荒唐做法中外皆有。“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曾发出过这样的警示。奇怪的是,恶搞行为虽不断遭遇揭露和批评声,却没有绝迹。原因何在?除了个别人别有用心,少数人无知无聊外,健康文化在网络空间存在一定程度“失语”,主流未能成为“主导”,恐怕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对“抗战神曲”,不能只是“喊打”,更有必要问一问:我们能够让年轻人听什么?年轻人又想听什么?如果在网上总是找不到符合他们“口味”的正能量歌曲,他们的耳朵就会被那些“神曲”占领。显然,要让年轻人的视听清新起来,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增强文化创新力。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其艺术品味,绝非一成不变。几十年前的抗战歌曲之所以脍炙人口、引领风潮,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新形式、新体裁,做到了艺术创新与时代需求的有机结合。期望今天的年轻人都像几十年前的人那样钟爱老作品,依靠“大龄”文艺作品在年轻人中间唱主角,这并不现实,也太理想化。经典作品有其不朽的价值,但最好的致敬是超越。前段时间,一首《十三五之歌》在网上蹿红,其“动漫+说唱”的形式就让人耳目一新。今天的主流文化领域,无疑需要更多这样有活力和朝气的“年轻面孔”。
不能片面求“笑果”。好的艺术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艺术形式与精神内核的高度统一。当前网上泛娱乐化倾向严重,但网络并非只有搞怪和无厘头的一面。搞笑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为了“笑果”而丢掉精神内核显然得不偿失。《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等动漫作品之所以火爆网络,让不少网友笑中带泪,不仅是因为其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呆萌的卡通外形下还包裹着一颗滚烫的爱国心。那些过度娱乐化和片面追求“笑果”的作品,只会加剧网络文化低俗化,带来的不是拯救而是堕落。
甘于十年磨一剑。快是网络文化的一大特点。今天,很多网络文化作品都是流水线上快速“拼凑”“嫁接”的产物,目的是赚快钱、求速火。一些主流文艺作品受此风潮影响,也闭门造车搞快速批量化生产。我们在感慨文化阵地丢失时,是否注意到一些力作背后动辄几年甚至十几年拍摄历程的艰辛?是否还记得老一辈艺术家字字推敲、几易其稿的较真?网络文化作品虽然讲求时效性,但真正能赢得好口碑的,还是下功夫制作打磨的精品。
借鉴互联网思维。当下,年轻人早就习惯了在线听歌、看片、阅读和互动,脱离了网络,就脱离了年轻人。剖析“网络神曲”,不能忽视其背后那一只只推手,他们可以把一句普普通通的“主要看气质”炒作得全民围观,也可以把一首“神曲”传播到街头巷尾。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如果不能适应网络传播规律,不会借助网络思维推介自己,就会失去到达年轻人的渠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本文原载于解放军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