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应对新质战争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艾松如责任编辑:康哲
2015-10-13 03:06

与传统战争的肉体杀伤和攻城略地相比,现代战争的战场已从有形的物理空间拓展到无形的精神空间,精神打击有时甚至胜过物质摧毁;手段从火力打击转变为智力较量,文化占领日益超越武力征服;形式从明火执仗转变为暗度陈仓,唇枪舌剑时而取代兵戎相见;内容从军事对垒转变为战略博弈,“攻心为上”更为人们所推崇。这实际上就是新质战争,它是国家间交锋博弈的新体现。

新质战争的突出特征,是由政府和军队决策层授意,联合军地各级力量,不限时空、不辨军民,具有破谋乱志、搅局控局、颠覆策应等战略表现,并且策略更加智慧,手段更加隐蔽,效果更加彻底。它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行动,既没有宣战,更无从媾和,既没有前线,也没有后方,威慑与反威慑、控制与反控制、欺骗与反欺骗、诱惑与反诱惑贯穿始终、纵横交错,最终达成“不战而胜”的战略目的。

面对战争观念和战争形态的变化,谁占据军事思想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主动。若思维停滞,则必将在新质战争中败下阵来。为此,我们必须创新战略指导和作战思想,深刻认知和平竞争环境下敌我博弈的特点规律,把预防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统一起来,为国家和平发展营造有利战略态势。

新质战争较量本质上是围绕“制心权”而展开的“心力较量”。它并不代表没有竞争、没有冲突、没有碰撞,而是要优化竞争理念,更新竞争观念,改善竞争方式。着眼应对新质战争,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保持战略定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下进行战略规划,以相对超然的战略心态处理各种外部干扰和阻碍,克服各种诱惑和盲动,不能急于求成失了方寸,也不能像小国一样锱铢必较乱了阵脚,更不能出现战略性失误。必须保持战略耐心和战略定力,讲究策略手段,主动趋利避害,用理智来管控矛盾和分歧,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其次,要创新作战思想。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维护不仅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更得益于“文化征服战略”。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早已蕴含了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智慧和力量,我们需要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战略智慧,以“和合”思想为核心积极开发中华优秀文化的战略优势,为国际社会贡献更多公平和正义力量,使人类世界更加文明有序。

再次,要抢占新质阵地。作为新质战争的重要阵地,舆论空间已然成为敌对势力与我争夺话语权主导权的新战场,以新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更是发展成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我们要不断创新话语体系,及时主动提出中国观点、表明中国立场、形成中国话语,特别是在地区安全、反恐防恐、海洋权益、军事发展等热点话题上不失语、不缺位,稳妥有力地发出我们的声音,坚决揭露和批驳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谣言谎言,引导推动形成于我有利的舆论态势。

最后,要建设新型力量。战争是实力的较量,新质战争也不例外,并且对实力的要求更高。我们不仅要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建强军队,发挥军事力量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的战略支撑作用,而且要紧贴新质战争特点,打造新型力量。在人才队伍上按照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专业化部队、知名专家智库等建设;在阵地平台上抓住媒介融合发展有利契机,以新媒体新技术新运用为突破口,努力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方法渠道上走开军民融合路子,用好军地资源,逐步形成多领域、高效益的融合发展格局,切实把新型力量建设发展成决胜新质战争的优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