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烟尘》中的抗战画卷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林英爽 郑凯歌责任编辑:康哲
2015-10-10 04:40

二战的硝烟已消散70余年,蓝天白云尽现在祖国美丽的天空。然而,中国抗日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场景却依然时时呈现在人们眼前,那英勇不屈、顽强奋战的精神更是感染激励着子孙后代,那种在铁蹄、刺刀下的苦难生活也在时时警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过去。对抗战那段难忘岁月的回顾产生出不少文艺作品,父亲柳杞创作的长篇小说《长城烟尘》就是其中之一。

1920年10月,父亲出生于山东郯城的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父亲和其他9位同学一起告别了临沂第三师范校园,辗转流亡到武当山下,徒步穿越秦岭到达陕北。1938年的8月初,在陕北公学校本部加入革命队伍。1939年1月1日,陕北公学结业后,父亲毅然报名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河北省平山县李家岸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驻地,政治部主任舒同找他谈话,问他喜欢做什么工作。父亲回答:“我是学生,从未工作过,听从分配。”他被分配到宣传部下属的编辑科,编辑军区机关报《抗敌报》。编辑科成员有王龙文、丘岗、徐逸人、张守平和魏巍。在编辑科工作数月,他一再要求上前线,于是在当年桃李盛开的一天,在北石家佐,他和魏巍、瞿世俊一道被分配到驻守在易县狼牙山下的第一团。这个团连级以上干部百分之九十都是长征过来的,战斗力很强。就在当年的夏天和冬天,他们参加了大龙华、雁宿崖和黄土岭歼灭战。

1958年11月,父亲和刘佳、魏巍、胡可、杜烽、刘伍等作家参加了部队的一个创作会议。作为歼灭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黄土岭之战的亲历者,全面反映黄土岭之役的创作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父亲的头上。

父亲的创作源于生活,又具有丰富的战争生活积累和感情体验,即使在戎马倥偬的战争生活中也坚持读书和写作,用铁饭盒保护着他的日记。1938年9月至1939年4月,他先后在《大公报》发表了《山流》《陪都的人们》,之后在《晋察冀画报》发表了《东线大门内,风雷四十里》,在《晋察冀日报》发表了《女爆破手隰志华》等作品。残酷的战斗生活体验和文学创作的铢积寸累,都为他后来创作《长城烟尘》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为了真实、艺术地再现那段战争生活,理清战役的来龙去脉和当年的许多具体场景,会议以后,他并未凭借过去的积淀草率下笔,而是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采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