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抗战文化以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宣传和推动抗战,成为鼓舞中国军民团结御侮、共赴国难、浴血奋战的强大动力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音乐家冼星海1939年在延安窑洞里用了6天时间完成谱曲的。这首在宝塔山下、延河边创作的歌曲,在有炎黄子孙的华人世界流传了70多年,它的每个音符已经成为凝聚中华儿女的情感之魂!
这是中华魂之歌!中华魂之曲!黄河在怒吼,就是中华民族在怒吼!曾指挥《黄河大合唱》近千场的指挥家严良堃说:“每次听到这首曲子,就会回忆战争年代的日子,不禁痛恨日本侵略者。随着岁月的累积,这首曲子已成为中国人音乐的经典之作。”
“七七事变”后,中国文化界的抗日统一战线迅速组织起来,仅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就组织40多个救亡团体3000多人的宣传队,奔赴抗日前线慰问演出,被誉为“文化战斗的游击队”。南京沦陷后,全国的救亡团体、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名流、大批流亡学生和知识分子云集武汉。当时,国民党抗战比较积极,在文化领域采取了较为开明的政策。以郭沫若为厅长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下设动员群众、艺术宣传、对敌宣传三个处,成为中国共产党扩大文化统一战线、推动抗日救亡的重要阵地。各种抗日救亡和进步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创办出版,如上海《救亡日报》《烽火》,长沙《抗战日报》,武汉《全民抗战》,广州《抗战戏剧》《文艺阵地》,成都《金箭》,等等。我党创办的《新华日报》,郭沫若为社长、夏衍为总编辑的《救亡日报》等报刊,成为中国抗战文化的导向标。
随着抗战文化的兴起,一大批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涌现而出。如《保卫卢沟桥》《八百壮士》《塞上风云》《台儿庄》等剧目,《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之歌》等歌曲,《卢沟桥演义》等小说、诗歌和报告文学,《卢沟桥事变》《八百壮士》等影片,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等,特别是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凝聚全民族抗战之力提供了重要的精神食粮。
抗战文化的方方面面、各个层次,都以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宣传和推动抗战,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一条重要战线。
4、延安是中国抗战文化的中心,敌后抗战文化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功绩卓著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或组织的文艺团体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人才辈出,优秀作品大量涌现。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歌颂人民、鞭挞日本侵略者的优秀作品,其中许多作品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艺史上的红色经典。比如诗歌《给战斗者》《向太阳》等,戏剧《放下你的鞭子》等,而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最为激动人心,歌声悲奋激扬,浸入肺腑,激发人们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沸腾旋律!
当时,延安还成立了抗日问题研究会、哲学研究会、政治经济学研究会、自然科学研究会、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和文化协会等30多个学术团体,发行了《红色中华》《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和《中国妇女》等报纸杂志30多种,不但出版了马恩列斯著作50多种,还出版了大量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如《大众哲学》《中国通史简编》和《孙子兵法》《战争论》《总体战》等军事名著。
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民族化,还表现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进行抗日宣传,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战意识。如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春节文化写对联和贴门神,就是敌后军民文化的真实写照。像“群策群力抗战到底,一心一意争取胜利”“春耕夏耘努力生产克服经济困难,秋收冬藏囤集公粮增加抗战力量”,等等。过去每家门上贴的《麒麟送子》《老鼠娶妻》一类的年画,已被《抬伤兵送茶饭》《妻子送郎上战场》一类的年画所代替了。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最大限度地接受了中华民族传统中的优良养料,在大众化的创作上取得了新成绩。比如129师386旅政治部宣传队演出过反映东北抗日义勇军斗争事迹的京剧《小白龙》等。在图画木刻方面,“鲁艺”派到太行抗日前线的木刻工作团创作的年画,一出版就被群众马上买光。八路军文艺工作者深入抗日根据地用北方群众喜欢的形式编排了许多具有很强教育意义的戏曲,如反映民众积极参加抗日战场的《上前线》,反映母亲教子重返抗日战场的《新三娘教子》等。
敌后抗战文化的各类艺术作品,是八路军广大指战员战斗行动或创建抗日根据地斗争的艺术反映和折射。人们所熟悉的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刘白羽的《八路军七将领》《五台山下》,邵子南的《地雷阵》,马健翎的《血泪仇》秦腔,孙犁的《荷花淀》等,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至今仍是红色经典。
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是团结自己、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抗战伊始,抗战歌曲《抗战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打豺狼》《到敌人后方去》响彻大江南北。像太行山抗日根据地春节时贴的对联“除旧岁打倒投降派,过新年拥护抗日军”,是八路军文化战斗性的一个缩影。这些用陕北、山西等北方语言写作的文艺作品,大大地增强了文艺作品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更好地实现了为抗战和敌后根据地军民服务的目的。
敌后抗战文化紧紧围绕抗日战争的形势任务来展开,它既是团结、教育和鼓舞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精神食粮,又是抵抗日寇侵略、争取抗战胜利的有力武器。著名的“第十八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简称“西战团”),1937年10月奔赴山西抗日前线,随八路军总部行动,在6个多月里,行程3000余里,途经16个县市,60多个村庄,演出100多场,在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38年11月,“西战团”再次进入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晋察冀边区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一直至1944年4月。他们先后创作60多部剧本,创作和搜集改编民歌400余首。还有第120师的战斗剧社、第129师的先锋剧社、第115师的战士剧社,都非常有名,很受群众欢迎。它们在调动群众抗日积极性、宣传党和抗日民主政府的政策方面,功绩卓著。
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活跃着各级各类抗日文艺团体,呈现出八路军文化的丰富多彩——形式和内容的多元性、多样性。既有从延安来的八路军总部的鲁迅艺术学院,也有第129师的先锋剧团,还有行署下属的太行剧团。各军分区、各县都有剧团,各村则有秧歌队等。晋察冀军区的10个军分区每一个分区都有一个剧社。各级各类抗日文艺团体紧跟当时的形势任务来创作排练文艺节目,《八路军军歌》就是这个时期创作的。他们演出的剧种有话剧、歌剧、京剧、晋剧、上党剧(山西梆子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大合唱、小合唱、活报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