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有时会见到这样的场景:有的同志受领任务时,不是痛痛快快答应,而是先倒一番“苦水”,强调各种困难,希望以此降低任务难度,或者得到更多支持。有时这种“哭喊叫苦”之法还很见效,以致有人感慨“‘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婴儿口不能言,只能通过哭声引起大人的注意进而实现自己的目的,是一种生命本能。而工作中出现这种“会哭的孩子”,则反映出一些同志或军人意识不强,忘了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或担当意识不够,任务面前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完成任务,而是怎样少干甚至推掉任务;或政绩观不正,出名挂号的任务抢着干,急难险重担风险的事情则推诿扯皮,如此现象值得警惕。
锤炼能打胜仗的过硬素质,军人就要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为了成就大我需要更多地舍弃小我。如果平时不能做到听招呼,缺乏军人应有的血性胆气,关键时刻就难以“豁出去”;如果平时考虑个人得失多、大局意识弱,危急时刻就很难“过得硬”。不做“会哭的孩子”,就要把心思多用在谋战思战、干事创业上,做到“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关键时刻不含糊”。
不去做“会哭的孩子”,还需要领导机关在法治框架内加强工作谋划,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对于基层合理诉求以及必须为基层服务的事项,在规定时间节点内按规定和标准落实好。基层在遂行任务时,则应严格按条令条例抓落实,树立完不成任务就是失职失责、就要被追责问责的意识。当然,对在工作中遇到的需要上级协调解决的困难,也应通过正规程序及时向上反映,这和“会哭”是有本质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