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28日迎来44岁生日,不过当天发生的事情让人沮丧。
他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火箭发射不到3分钟,就与搭载的“龙”飞船一并在高空炸毁;正准备张开双臂献上拥抱的国际空间站,眼睁睁看着奔向自己的飞船毁于一旦;早早等在大西洋的海上无人船,没能如愿接火箭回家……
印在空荡荡的甲板上,这艘无人船的名字,即使在空中也清晰可见:“当然,我依旧爱你”。
与上艘无人船“请看说明”一样,这艘无人船的名字同样取自伊恩·M·班克斯的科幻作品,意在希望火箭第一级能够精准着陆,实现可重复使用,以大幅降低发射成本。然而,事与愿违,当天任务不仅没有实现历史性火箭回收,就连空间站货运这项基本任务也未能完成。
“这不是航天发射遭遇的第一次失败,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美国商业太空飞行协会主席埃里克·斯托默当天说,多点耐心、展开调查、重返飞行,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短短一年内,主要执行空间站货运任务的三家机构均遭重创。先是去年10月美国轨道科学公司运载火箭在点火起飞过程中爆炸,俄罗斯的“进步”货运飞船今年4月又在发射后失控,而此次“猎鹰9”的爆炸,则让此前唯一保持货运任务零失败纪录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也没能幸免。巧合的是,3次发射任务均发生于28日。
事实上,这也不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第一次遭遇失败。“猎鹰9”火箭第一级前两次尝试在海上无人船“精准着陆”均以失败告终,而同样取名自《星球大战》中“千年猎鹰”飞船的“猎鹰1”,也曾有3次失败发射经历。
失望情绪从地面蔓延到太空。美国航天局对此次任务造成的重大损失表示失望,称其为一次打击;在空间站观看发射的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感到悲伤,称太空探索实在太难;加州高中生目睹他们研制一年多的实验设备随火箭灰飞烟灭,称这是痛苦的一天……
面对失败,学界和业界纷纷发表声明,为明天的太空探索加油。火箭科学家纳塔莉·帕内克引用美国前总统里根在挑战者号失事后发表的名言,未来不属于弱者,而属于勇者;人类首次登月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指出,失败值得铭记,火箭科学需要一次次不断地尝试;前宇航员马克·波兰斯基则强调,重要的是应该给损失实验设备的孩子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不要放弃,不要失去希望,继续前进,坚持到底,并最终取得成功!
而不少人更愿意做的,则是在互联网上传播海上无人船的影像资料。
“当然,我依旧爱你”——这是无人船对接回“猎鹰”的渴望,是马斯克对可重复使用火箭的梦想,也是人们在无数次尝试后,仍对太空探索心存的深情。失败,让其略显悲壮,也让其更为真实,它提醒人们:太空探索永远是艰险挑战。
(新华社洛杉矶6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