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八方来声>>正文

公方彬:弘扬英烈精神 构建精神"大厦"

来源:国防参考作者:公方彬责任编辑:康哲2014-10-14 17:17

第二,现实社会矛盾与周边安全威胁的迫使。我们原本是一个精神富有的国家,因为共产党是靠精神起家的,并且这个精神力量还源自政治信仰下的政治活动,这和依托宗教信仰的西方国家存在巨大差异。然而,随着世界政治生态的变化,以及我们相关工作中存在的失误,精神“大厦”出现了动摇,甚至面临坍塌的危险。要实现精神的崛起,依照现实的政治生态,很难再找到像烈士这样富于感染力的精神之源。 不仅如此,大国在成长过程中与他国的矛盾和摩擦是不断加剧的,即“成长的烦恼”,因此,国家和军队要随时面对外部挑战,特殊情况就是战争带来的流血牺牲,那么能不能找到一个支撑力量,就显得十分关键。显然,这一点已成官民共识。比如,在最近通过的纪念日《草案》说明中,民政部长李立国强调:“立法的目的是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传承中华民族气节血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而社会大众也做了与之相一致的解读,并且愿意接受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有位网友发帖说:“这是对先烈的尊崇,回望来路,莫忘初衷。唯有勇毅前行,用一个更好的中国告慰先人!”

当下,中国周边安全威胁越来越严重,而应对威胁并不能仅仅依靠物质力量,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力量,特别是军人牺牲精神的激发,甚至是民族精神的激发。

第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积极倡导。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一再强调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问题,鲜明地提出这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决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作风建设,“反四风”等,其实都是着力解决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问题。

借助为国牺牲精神引领社会文明进步是大国通律,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从一定意义上讲,西方国家的精神力量并不仅仅依靠政治活动,而是以宗教构成其精神“大厦”,或者说西方的精神力量来自三个途径:宗教、政治以及职业精神。这既是美国总统就职时,手按《圣经》宣誓效忠《宪法》的原因,同时也是每一张美元背后都印有“我们信靠上帝”的原因。

即便如此,西方大国仍然十分重视从为国牺牲者那里获得精神力量,或引导社会价值观。以美国为例,他们历来重视褒奖为国牺牲者,同时注重弘扬其精神,这一点充分反映在好莱坞大片中。给我们印象较深的是,每当一个美军阵亡将士的遗体运回国内,即使是半个世纪前阵亡者的遗骸,国家都要为其举行隆重的下葬仪式。美国国会还把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阵亡将士纪念日”。每到这一天,总统都要出席在五角大楼旁边安葬了20多万名阵亡军人的阿灵顿国家公墓举行的纪念仪式,其间要向无名士兵墓敬献花圈,同时发表演讲。他们还将这一天的15时定为“全国追思时刻”。英国大抵如此,他们是将每年距离11月11日最近的那个周日作为“烈士纪念日”。在这一天,英国女王会出席并主持纪念仪式,王室成员、政府高官、军队将领以及各界人士共同参加仪式。他们将这一天的11时,定为民众集体默哀时间。

世界各大国都重视并采取这样一种方式教育国民,这是由价值观建设的规律决定的。一方面,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不同于流行文化、消费文化,后者可以自然传播,而前者则需要理性支持,需要主流社会作出有效的主动行为,否则不足以引领民众。另一方面,节点和仪式更能聚焦大众的目光,更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且便于营造氛围,强化其效能。当然,在具体形式和理念上,会因文化、宗教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对于相信灵魂存在的宗教信仰者来说,祭奠死者或许就是为了慰藉亡灵。而对于我们这样的缺少宗教传统的国家来说,将祭奠烈士活动作为国家意志和国家行为表现出来,就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逝者,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弘扬其精神,引领价值观念,即以死者教育生者、激励生者。因为,烈士身上蕴含的精神和价值观,对于弘扬主流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