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国当前的外交政策来讲,不区分敌友我们将难以执行“亲、诚、惠、容”的外交原则。例如,在当前情况下,政治上,我们可以亲近俄罗斯和柬埔寨,但不能亲近日本的安倍政府和菲律宾的阿基诺政府,否则将会怂恿他们采取更加反华的政策;外交上,我们只能对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讲诚信,对那些不承认我国主权,支持台湾分离主义的国家,不存在是否讲诚信的问题;经济上,我国可以主动惠及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不能惠及发达的美国。连美国的发达国家盟友们都不可能采取主动惠及美国的经济政策,因为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弱者主动惠及强者的做法是不符合道义的,是弱者对强者的谄媚。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合作方面,中国应包容那些愿意促进合作的国家而不能包容意图破坏合作的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以来,美国一直以“开放原则”阻碍东亚经济一体化。日本对我国提出的“10+3”东亚经济合作方案长期拖延。对于美日要求东亚峰会对域外国家开放的建议,我国采取了包容态度。然而,进入21世纪已经15个年头了,东亚经济区域合作仍止步不前。
以战略利益为准划分敌友
由于采取不区分敌友外交政策的国家容易被视为不负责任的国家,因此,我国有必要从我国实力地位变化带来的客观利益变化和负责任大国国际形象的需求两方面考虑如何根据战略利益关系划分国家类别。所有国家的国家利益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国家利益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改变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此,以利益关系划分国家类别,有助于根据利益关系变化调整具体外交对象国的国家类别,从而使国家类别与针对具体国家的外交政策调整保持一致性。例如,1989年前,中美有防范苏联的共同战略利益,美国是我国的战略伙伴;而1989年后,美国对我国实行全面制裁,美国则成为我国的战略对手。根据不同时期中美共同战略利益的有无和多少,将美国列入不同的国家类别,这对调整对美政策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