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设计刍议
■盛汝松 邵 敏
战争设计要立足现有条件。战争设计是在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战争样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设计如何打败对手的方法。但谁也不能保证战争就不能在明天爆发,因此,战争设计首先还要立足现有条件,要在把敌我双方现状和未来一个时期发展取向研究透的基础上,设计制敌之策。上甘岭战役刚开始时,我志愿军由于没有掌握战场实际,战法运用不得当,伤亡较大。随后,志愿军以战场为着眼点,断然创新了“坑道战”战法,与美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即便期间“联合国军”在上甘岭仅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投入6万余人,将上甘岭主峰标高削低整整2米,仍未能撼动我志愿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其实都要求我们必须在训练场上把眼光放远,在摸准敌情、搞透我情、弄清战场环境的基础上,科学预测未来战场并创新战法。
设计战争要着眼敌人的软肋和死穴。毫无疑问,当今世界军事领域的创新层出不穷,诸如信息战、联合作战、非对称作战、非接触作战、非线式作战、网络战等理论陆续出台,隐形武器、电子战武器、精确制导武器、新概念武器等五花八门的高技术兵器粉墨登场。但事实上,这些新理论新装备,又有哪一件不是着眼敌人的软肋、弱点而设计的?我军从战火硝烟中走来,屡屡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积小胜为大胜”战胜对手,实质上也是不断摸索和寻找对手的软肋、死穴打。因此,在战争设计中不要被眼花缭乱的创新名词所迷惑,而是要始终着眼对手的不足、弱点、死穴。这样设计出的战法和理论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设计战争要有全局整体的思考。任何战争都要考虑全局,进行战争设计也要考虑整体。尤其是在当今体系作战日渐成为战场主流的背景下,更应如此。要防止只盯敌人某一弱点,而忽视其体系整体作战功能,否则就容易急功近利一厢情愿,不仅难以歼敌,反而容易陷入被动。阿富汗战争期间,塔利班武装面对美军代号“美杜莎”的清剿行动,曾精心组织过一次较大规模的反攻作战。当美军第31特遣队百余兵力进至斯皮万加尔高地时,塔利班武装认为其孤立突出便向其猛攻。激战不久,美军弹药告罄、人员伤亡较大,陷入危局。塔利班集中兵力企图全歼这一“弱敌”,不料美军迅速引导B-1轰炸机使用精确制导炸弹连续摧毁其7座集结院落,并使用“支奴干”直升机进行紧急空中补给和伤员撤离,甚至召唤位于印度洋“企业号”航母上的舰载机实施火力打击。最终,这种整体联动让塔利班打敌弱点的努力落空,不得不撤出战斗。
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面对对手要考虑到:敌兵力上的“弱”,可能通过火力上的“强”来弥补;地面上的“弱”,可能通过海上、空中、外层空间的“强”来提升。此时针对敌人的软肋和死穴设计战争战法必须有整体观念、通盘考虑,而不能只及一点,不及其余。
《解放军报》(2014年10月07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