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谈兵论剑>>正文

再论甲午海军作战指挥失误及思考(图)

来源:人民网作者:范进发责任编辑:康哲2014-09-17 04:58

三、驳甲午海军“战法正确论”

有的文章说:“开战伊始丁汝昌的受伤和旗舰定远舰的信号旗被打掉几乎发生在同时,失去了指挥信号系统的刘步蟾怎么去跟舰队发出变阵指令?”笔者认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从历史图中可以看出定远舰是双桅舰艇,前桅被打掉不能发令,后桅还可以发令;即使后桅也不能发令,当时舰艇之间的距离不大,可以采取相邻舰艇之间传递转信的办法,也可采用汽笛声号、灯光信号或者按照战前的作战预案进行;或者实在没有办法,像泰坦尼克号那样,按照战前规定好了的向空中发几个礼花弹表示转换成什么队形,办法总是会有的。相信北洋海军不会将整个作战的指挥信号完全依赖前桅。训练有素的海军,一定会有其它的办法来实施正确的作战指挥。大将粟裕说“打仗是最讲辩证法的,因为双方都是活生生的人在行动,敌人同我们一样也会动脑筋会走路,他打着打着变了招,我们就得跟着变,即使他不变,我们也常常要根据战场上变化的形势来变换打法。”战争是充满不确实的领域,战场上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在来不及请示上级批准的情况下,指挥员能否适应情况变化,围绕总的作战意图,适时做出决断,对于战局的发展至关重要。

有的文章说:“这种情况下北洋海军的炮口与定远舰一致是没有问题的,——并非战前作战命令有误。”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实际上,单从战果上看,清军编队没有集中火炮射击,是显而易见的。编队舰艇火炮射击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世界各国的编队火炮射击通常有两个命令:一个是“编队统一指挥集火射击”;另一个是“编队各自指挥集火射击”。“编队统一指挥集火射击”的命令由编队枪炮指挥员(类似我军的编队枪炮业务长或者资深的枪炮部门长担任)下达,并进行试射和误差修正。而“编队各自指挥集火射击”是由各舰枪炮部门长(北洋海军叫枪炮大副)下达。射击过程中会根据多门火炮命中的弹丸或者弹着水柱组成的几何中心来进行修正。具体又分为三个步骤:“准备编队射击”或者“开始展开”,“开始试射击”,“进入效力射”。因为两个命令中都有“集火射击”的要求,所以这三个步骤的命令均由编队统一下达,才能达到集火射击的要求。

有的文章说:“北洋海军人字队形采用的是类似利萨海战中奥地利舰队使用的阵型,奥地利海军在利萨海战中却战胜了意大利海军。” “北洋海军的意图是使用乱战冲击战术的横队,是当时世界流行,受海军界推崇的阵型”。笔者认为,该文的观点引用铁甲帆船时代的战例,来说明锅炉蒸汽炮战时代的舰队阵型的正确性,是不对的。人字队或者叫雁形阵,在铁甲帆船时代用于冲撞对方的单纵队是有利的,但是不利于发挥舷侧火炮的威力。利萨海战发生的时间是1866年,也是人类历史上铁甲舰之间的首次交锋,那时海军的火炮尽管在短距离内可以命中目标,但对舰船的铁甲影响甚微,利萨海战导致了后来出现的前射火炮和撞角舰艏的诞生。作战中,奥地利旗舰“马克思”号向“意大利”号撞去,导致“意大利”号在几分钟内沉没。甚至奥地利的木壳船“凯撒”号也撞击了一艘意大利铁甲舰,但自身被撞成重伤。由于那时的火炮威力较小,因此,舰艇本身也被看作是一件武器,通过撞击而产生的战果比火炮射击产生的威力要大得多。因此,用“人字队”去撞击“单纵队”的舷侧,更容易取得较大的战果,因而奥地利海军的队形和战法是正确的。而中日甲午海战是利萨海战28年之后才发生的,舰艇撞击战术已经被世界海军强国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