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集团军对照战斗力标准破除消极组训粗放组训现象
让每一发子弹都打出战斗力
本报讯 特约记者龙绍华、邓忠开报道:过去上级检查评估部队训练水平,弹药消耗量是个重要依据,一些完不成弹药消耗指标的单位要受批评。然而,前不久,在第14集团军组织的军事考核后,3个年度弹药消耗量比较靠前的旅团单位却被通报批评。为啥?该集团军领导回答:弹药消耗没有转化为战斗力。
前几年,一些单位为保安全,“三实”训练落实不到位,该打的实弹不打、该投的实弹不投,完不成弹药消耗指标。为纠治这一问题,去年开始,该集团军把完成年度弹药消耗量作为训练考评、单位评先的“硬杠杠”,强力推进“三实”训练。一时间,训练场上枪炮齐鸣、硝烟滚滚。
按理说,弹药消耗量增加了,战斗力水平也该随之攀升。可考核结果显示,一些单位弹药消耗成倍增加,训练水平却未见提升。这一现象引起集团军领导关注,他们通过调查发现:少数单位消极组训,平常该打的弹不打,上级检查评估前突击消耗;一些单位粗放组训,仅图场面热闹,训练搞简单重复,重形式不重实效。某旅去年子弹消耗量远超年度指标,但实弹射击考核成绩却并不理想。
“让每一个弹药基数都转化为战斗力!”今年以来,该集团军叫停“以弹药消耗量论英雄”的做法,结合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训练效益观,研究出台《实战化训练弹药消耗若干规定》,推动弹药消耗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杜绝弹药隐形浪费。他们规定:各级机关检查评估部队训练情况,不搞唯弹药消耗论,要用训练实绩说话、盯着战斗力问效。在组训中,他们要求部队“依实案、在实地、用实兵、动实装、建实体、打实弹、搞实抗、重实效”,在科学严格施训中提高训练效益。
“总之一句话,该打的弹必须打,但要打出实效!”集团军领导介绍说,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所属部队实现了弹药消耗与战斗力“水涨船高”:弹药消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9.5%;在前不久军区组织的突击考核中,该集团军参考旅团总评成绩达到优秀。
实战化岂能满足枪打炮响
蔡鹏程
训练少不了动枪动炮,因此人们经常用“真枪实弹”这个词来形容训练的实战化程度,似乎枪打了炮响了就是实战化。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区。从表面上看,相比一些单位为保安全不打、少打实弹的做法,在训练中采用真枪实弹算得上是一种进步,体现的是训风的改进。但实际上,如果是不计成本、不顾实效的消极打弹、盲目打弹,甚至是为了烘托气氛、应付检查而进行的突击打弹,不仅会造成训练资源的浪费,还会滋生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实战化绝不等于实弹化,实战化训练决不能满足于枪打了炮响了。那种只图场面热闹、用隆隆枪炮声来彰显训练成绩的“花架子”,值得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