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先强将 庸才必误军
——五谈牢记甲午战争血的教训
治军之道,要在得人;存亡之道,命在于将。
回首甲午烟云,有人发出椎心泣血之问:倘若再多几个邓世昌,北洋海军何至于此!甲午战争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用人。派系之别、门户之见、裙带之风、资辈之论,使得“不谙事务”者掌兵权,“贪鄙庸劣”者居要职,“饰败为胜”者获提拔,“宿娼聚赌”者受纵容,“私囊中饱”者享清福……凡此种种,焉有不败之理。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历史一再证明,强军先强将,打仗在打将。将能则军能,将勤则军勤,将廉则军廉,将不畏死则士无贪生之念。反之,将领无勇无能无德,不仅会输掉战争,而且会葬送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拉帮结派,必致军心涣散。晚清朝廷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是政治“平衡术”,用一派牵制一派。此风吹向军中,更加助长了拉帮结派、人身依附。就连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也感叹:“孤寄于群闽之上,遂为闽党所制,威令不行。”邓世昌则因“不饮赌、不观剧、非时未尝登岸”,而“众以其立异,皆疾视之”。
门户之见,必致英才不举。北洋海军建立期间,福建船政学堂已培养出几届毕业生,派赴英法的海军留学生也陆续回国,却被视为“战阵实际概未阅历”的“学堂出身者”,委以重任者屈指可数,精通洋务、擅长海战的将才“虽贤智而终不得越”;一些庸懦无能、溜须拍马之辈,却不断得到重用。
买官卖官,必致败绩连连。“当今做官,须得内有门马,外有交游,又须钱钞应酬,广通声气,兄则三者无一焉,何怪仕宦之不达乎?”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的严复,在给堂弟的一封信中如此描摹晚清官场的政治生态。北洋军中,贪腐奢靡之风盛行,买卖跑要,上行下效,一些人靠财色铺路占据要职高位,打起仗来却一触即溃甚至望风而逃。
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用人不公是最大的不公。我军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决不能搞朝里有人好做官的那一套,也决不能搞拉拉扯扯的那一套。必须坚决反对任人唯亲,反对找关系、跑门路,反对打招呼、递条子,反对一切形式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让那些阿谀奉承、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真正没有市场,对用人失察失误严重的实行问责,用责任倒逼机制促进领导干部公正用权、公道用人。
军队是要打仗的,必须按照能打仗的要求选用干部。只有把那些想打仗、谋打仗、能打仗的干部用起来,把优秀人才放在吃劲、要紧之处,才能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只有树立注重基层的导向、注重实干的导向、注重官兵公认的导向,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官兵安心基层、扎根基层、在基层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只有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大规模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才能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闻鼙鼓而思良将。各级领导都要为战选才,选能战之才;每名指挥员都要思战谋战,能战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