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正文

美日操纵南海争端 大陆台湾应加强合作

来源:中国海洋报作者:郑海麟责任编辑:康哲2014-07-21 10:29

南海诸岛归属的历史与法理依据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先民便从广东的“徐闻、合浦”港口出发,前往南海活动,进行开发。由“徐闻、合浦”到南海各岛皆有“针路”可达(相当于今天的交通图),南海诸岛的许多岛屿最早就是由中国先民发现、命名和开发的。据李长傅《南洋华侨史》称,早在唐代以前,就有华人在南洋一带开疆辟土,休养生息。当地人称他们为“唐人”,可见华人移植南洋,至迟始于唐代。及至郑和下西洋时,华人在南洋的势力已甚盛。有资料记载,南海诸岛在唐代就已列入中国的版图。明代也将南海纳入行政管辖,派官员去巡视。郑和七下西洋,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巡视南海诸岛,也就是今天国际法意义上的宣示主权。

至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明代张燮在《东西洋考》卷3《下港》中就有华人聚居东南亚一带的描述。此外,位于加里曼丹岛北岸的“文莱国”国王,曾于唐总章二年(669年)遣使入唐,与唐朝建立外交关系。

以上史料表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外交关系,以及华人移居南洋,至迟始于唐代。宋人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赵汝适的《诸番志》,元人汪大渊的《岛夷志略》,明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黄省曾的《西洋朝贡典录》等著作,对唐宋元明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皆有记述。

据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卷上《爪哇国》记载,早在北宋淳化年间(990年~994年),爪哇国王(今印度尼西亚)便对宋朝推行“王道”深表认同,并主动遣使前来朝贡。不过,由于宋朝的对外政策因过分强调“德”(王道)而忽略“威”(武力),不仅北方不断遭受外族侵入,而且无暇顾及与东南亚各国的外交关系。至南宋时期,高宗试图与真腊、爪哇等东南亚国家建立关系,但没有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元朝建立后,其外交政策一改前朝,过分强调威而不重视德。特别是忽必烈统治中国后,屡屡耀武海外,要求东南亚各国“臣服”。这种依恃武力的单边政策遭到东南亚各国拒绝后,又频频对安南、占城、日本和爪哇用兵,但最后皆以失败告终。

明朝统治者吸取了宋朝只重德不重威和元朝只重威而不重德的失败教训,采取德威并重的对外政策,结果与东南亚各国维持了长达150多年的友好邦交(即朝贡关系)。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明朝的对外政策是最为成功的,其中许多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至于西方殖民主义者开始来到南海区域,则是明朝末年的事,先是荷兰、葡萄牙人,随后是英殖民主义者仗其船坚炮利,把南海诸岛占为己有。二战中日本取代欧美列强势力侵占了南海诸岛。战后由中国政府收回,派出军舰、官员,将南海归入广东省管辖。在国际法上,这种行为就是行使主权的表示。当时,周边的国家没有提出异议。1958年,中国政府发表领海声明时曾明确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的领土。对此,越南范文同总理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