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正文

习仲勋教育子女:从小养成节俭好习惯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桂赫责任编辑:姚旭东2014-06-10 04:20

(原标题:让勤俭节约代代相传)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众多关于节俭的格言警句,如“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君子以俭德辟难”等等。这些具有警示告诫意义的文字记录,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神积淀,是中华文明从苦难中一路走来的历史见证。

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建党以来,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年代,厉行节约的优良作风,始终是我们党凝聚党心民心的一面旗帜,是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毛泽东同志强调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邓小平同志号召“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身体力行纠治“四风”,带头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勤俭节约的美德为世世代代中国人所崇尚。早在春秋时期,俭朴就作为一种公德,为智者仁人所大力倡导。《论语》中就有“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其中“俭”就是节俭。《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把俭朴作为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把奢侈看成是一切恶行的根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多少年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艰苦朴素、勤劳节俭都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得到弘扬与倡导。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在勤俭节约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习仲勋教育子女从小养成节俭的良好生活习惯,他言传身教,从点滴做起,经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吃饭时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要捡起来吃掉,一丁点也不许浪费,吃到最后还要掰一块馒头把碗碟上的菜汁蘸干净。这种无声的教育,使孩子们都养成了不浪费一粒粮食的好习惯。孩子们的衣服和鞋袜大都是“接力”着穿,大的穿旧了,再让小的穿。齐桥桥上初中时,母亲齐心把炼钢时穿过的一件大襟罩衫给她穿,上面有不少被钢花烫出的洞眼。齐桥桥穿过的衣服鞋袜再给她妹妹安安和弟弟们穿。孩子们习惯穿旧衣服,穿着新衣服反倒觉得不自在,因为同学们穿得都很朴素。以至于习仲勋后来给桥桥做工作说:“你是女孩子,还是要穿好一点。”齐桥桥回忆说:“尽管我们姐妹兄弟小时候没有华丽的衣着,甚至比常人还要简朴,但我们的学习都很好,内心是充实的,精神是健康的,即使是在最艰难、被人歧视的日子里,我们仍然是乐观的,而且活得很有尊严。”    

当代革命军人应该自觉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把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节俭朴实的好习惯。

《解放军报》(2014年6月10日 07版)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