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构建,基于能力融合要素
功能、结构、接口和逻辑是模块的基本属性。从模块的基本属性出发,可构建“横向三类、纵向三级”的模块化陆军作战力量体系。
突出功能,科学划分模块类别。未来信息化作战,模块既可能是独立遂行作战任务的合成单元,也可能是遂行作战支援或保障任务的兵种单元。因此,可按作战功能设计合成、支援、保障3类N种模块,通过规范同类型模块的编制结构和装备型谱,使其成为标准的、独立的基本功能模块。
优化结构,充实加强兵种力量。着眼模块功能完备、结构最优,应为合成模块编配与其具有同等机动和防护能力的侦察、通信、工兵、修理等力量,提高合成化程度和独立作战能力。为支援模块和保障模块编配相应的力量要素,通过优化编成、改制换装,进一步聚焦形成独立支援保障能力。
规范接口,有机融合指挥要素。指挥信息系统是模块化部队组合的主要接口,其一体化程度越高,向下延伸的层级越低,指挥流程就越快捷,决策优势就越明显,行动合力就越突出。应将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增配至基本功能模块,打通兵种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链路,规范模块间互联互通互操作,提高模块的指挥控制能力和模块间有机融合程度。
建立逻辑,灵活确定作战编组。着眼未来,联合作战层级由战役军团延伸至战术单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可把营作为基本功能模块建好建强,根据任务需求和作战运用原则,采取组合拓展的方式组建不同性质的模块化团、模块化旅乃至模块化师。新型作战力量逐步向主要作战师旅编配,实现指挥高效、支援坚强、保障可靠,有效融入三军联合作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