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正文

强化“管为战”的定力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许再华责任编辑:姚旭东2014-06-03 08:50

习主席强调指出,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用是否有利于提高战斗力来衡量和检验各项工作。部队管理是战斗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紧盯使命任务,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发挥好“管为战”的功能作用,才能为战斗力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我军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严格正规的管理是正规化的题中要义,是部队战斗力生成与提高的倍增器。新形势下的“管为战”,实质就是管理的一切工作围绕战斗力建设来筹划部署和抓好落实,为备战打仗凝聚军心士气、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坚实保证。其一是思想保证。确保每名军人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热血报国,既靠思想教育来固本铸魂、激发动力,也需要通过长期严格的管理,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部队的各项纪律要求,内化为官兵的行为规范和执行自觉。其二是秩序保证。越是现代化,越要正规化。部队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正规化,通过贯彻落实条令条例,建立和保持严格正规的秩序,使军事训练组织严密、落实有效,经常性工作紧张有序、张弛有度,内部关系团结和谐、纯洁巩固,使部队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戒备状态。其三是纪律保证。部队管理的核心在于维护严明的军纪,通过严格纪律教育、强化执纪监督,培养军令如山、一往无前的革命纪律性,营造从严执纪、一视同仁、赏罚分明的法纪环境,切实把纪律的执行力变为完成任务的行动力,用铁的纪律保持部队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叫响“管为战”口号,并把它转化为实在具体的行动,尤其需要增强各级干部骨干着眼打仗抓管理的能力素质,强化“管为战”的定力。

强化坚守法度的定力。依法管理是实现依法治训的一道门槛。推动“管为战”,应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把条令法规的管理要求落实到训练等工作中,防止脱纲离谱、无谓折腾,真正使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向中心工作聚焦;要强化法规执行力,解决号令意识不强、纪律监督不力等问题,切实克服管理上的“和平积习”,维护好“军队的样子”。

强化应对风险的定力。这是当前管理上最急迫最需要解决的难题。一些同志安全观不够正确,带兵打仗、练兵打仗口号叫得很响,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的影子却随处可见。“残酷、流血、对抗”是战争的鲜明特征,紧贴实战从严训练,必然会增大流血牺牲的概率。所以,需引导各级指挥员端正政绩观,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在安全风险面前既不盲目自信、莽撞蛮干,又有敢于担当、不怕牺牲的战斗品质,沉着应对风险、敢于挑战风险。

强化弘扬传统的定力。新形势下官兵成分结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经历战火洗礼的优良传统面临着现实的挑战。讲人文关怀时强调舒适多,忽视了从严摔打;讲官兵和谐时搞“你好我好大家好”,降低了纪律监督要求;搞营区改造追求绿化美化多,淡化了军营战斗氛围等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把弘扬优良传统作为带兵育人的看家本领,激发官兵精武强能的练兵热情,培养令行禁止的过硬作风,锻造勇猛顽强的精神意志,为备战打仗提供更多正能量。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我们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完善科学的管理工作机制,有效解决管理职能交叉、责任不清、动力不足等问题,全面提升部队管理科学化水平,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备战打仗。

《解放军报》(2014年06月03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