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强军论坛(观点)>>正文

俄展现大国战略雄心:不再盲从西方

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牛晨斐2014-05-26 09:38

十月革命后,苏联曾一度受到国外武装干涉并被迫割地赔款,但以高强度动员为核心的斯大林模式又让苏联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粗放工业化”,并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二战后,苏联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影响迅速扩展,并在冷战时期和美国争夺全球霸权。可以说,自沙皇俄国至苏联,俄罗斯享有大国地位、充当欧洲和世界历史的主角已经数百年之久,俄罗斯人自然已习惯了作为领导者的角色,习惯了起大国作用。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了艰难的社会转型,国家分裂、政治失范、经济衰败、国际影响大幅下滑,甚至有沦为二流国家的危险。大国自豪感不再,引发失落和不平衡心态。普京执政后,以振兴大国地位为目标,制订了“以国家利益为核心,以强国富民为使命,以民族精神为动力,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俄罗斯复兴战略。

支撑俄罗斯大国梦的因素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后者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俄罗斯的自我认同和国际诉求

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横跨11个时区。它几乎拥有各种自然资源,经济部门齐全,科技潜力巨大,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与此同时,俄罗斯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众多国际机制的重要成员,这为其参与国际事务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重要条件。但较之上述因素,精神层面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因素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俄罗斯的自我认同与国际诉求,给了俄罗斯更多追求大国梦的动力。

列强角逐的胜负体验更让俄罗斯认识到“强大国家”对国家安全和民族自尊的重要性。加之俄罗斯文化中不仅长期存在着“是西方还是本土”的认同困惑,而且还蕴藏着“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固有冲动,因此追求大国地位、避免受制于人,始终是俄罗斯谋求国家发展和处理对外事务的重要出发点。

在俄罗斯的大国梦中,救世主义的“弥赛亚思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88年罗斯受礼后,东正教成为俄罗斯国教。东正教来源于基督教,而基督教中的“十字军精神”奠定了俄罗斯救世思想的基础。1453 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后,俄罗斯东正教会认为莫斯科是继罗马、君士坦丁堡之后的第三罗马,宣扬俄国是东正教世界的领袖,担负着拯救世界的特殊使命。俄著名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曾表示,“俄罗斯是一个神选的特殊国家,它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别的国家,注定负有某种伟大的使命”,充分体现了俄罗斯的“大国自负”。俄国摆脱蒙古金帐汗国统治、击败拿破仑入侵、战胜德国法西斯等重大历史事件进一步强化了其“俄罗斯人是上帝唯一选民”的信念,成为俄大国意识的一个心理基因。

全球议事日程的“制定者”,世界经济的“得利者”,原苏联国家关系中的“主导者”,是今日俄罗斯的国际定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体系进入深刻调整的新阶段,世界需要新的发展哲学、美国的影响正在下降、西方对全球化的主导、多中心国际秩序进一步增强”等观念一度成为俄罗斯国际战略观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俄罗斯对自身的国际定位是:在国际政治中,不仅要成为“全球议事日程”的“参与者”,更要成为“制定者”;在世界经济中,不再做“被剥削者”,而要做“得利者”;在对原苏联国家关系中,不再做“供养者”,而要充当“主导者”。在2013年的国情咨文中,普京总统强调,“俄罗斯确有成为领导者的雄心。”

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是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俄罗斯对国际战略环境和自身处境的看法发生了重要变化。3月18日,普京在接受克里米亚“入俄”的讲话中,火山喷发般地道出了俄罗斯人长期积累的愤懑与不满:“1991年,大国已不复存在,当时俄罗斯感到自己不是被偷光了,而是被抢光了。”普京以北约东扩和美国加紧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为例,指出尽管“俄真心希望与西方对话,希望相互关系是平等、开放且诚实的。但没看到西方为此所做的任何努力。相反!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被欺骗,别人在我们背后替我们做决定,留给我们的都是既成事实。”他指责西方使俄罗斯“生活在层层限制之下”,表示 “无法容忍这种令人发指的历史的不公正”,要求西方“必须承认俄是国际事务中自主且积极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