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坚定的战略决心和意志
战略决策是决策者筹划指导战争全局能力与素质的集中体现,它要求决策者具有无畏的勇气、果敢的魄力、坚强的意志与坚韧的毅力。在这些方面,清政府与日本战略指导者的差距也是非常之大。
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决策者自始至终就没有必胜的信念和放手搏击的勇气。尤其是到了战争后期,只知一味乞求和平,既无战略,也无策略,更无胆略。
当时,面对清政府的乞和,尽管日本政府在谈判桌上盛气凌人,以胜利者自居,但在其貌似强大的背后,却存在着极大的空虚。因为日军在战场上看似所向披靡,但是已经到达进攻的顶点。因为战场上压力过大,甚至开始有日军士兵自杀。尽管日军所到之处大肆掠夺,但毕竟小国寡民,日本国内的人力、物力、财力已消耗殆尽。清政府驻英公使从英国外交部得到消息:“闻倭兵伤亡甚多,不仅苦于战,且冻馁难耐。现倭在英借债,汇丰密告。”俄国驻日本使馆的情报指出:“(日本)所有军舰锅炉,经过十个月连续不断使用的结果,已经破坏到这样程度,以致船只的最起码速度都无法维持,所以船只都急待整修和更换锅炉。”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也承认:“国内海陆军备几成空虚,而去年来持续长期战斗之我舰队及人员、军需等,均告疲劳缺乏。”英国《泰晤士报》认为,“日军在中国已陷入困境,战争的转折点即将到来”。因为中国的优势还是潜在的,只有在战争继续坚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逐步显现出来。而要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决定条件,就是决心将战争拖下去。
当时,中国国内很多人看到了这一点。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认为:“但能力与之持,不过三年,彼必死亡殆尽。”南洋大臣刘坤一认为:“割地、赔款多节,目前固难允行,后患更不堪设想,宜战不宜和,利害轻重,事理显然。……在我止须坚韧苦战,否则高垒深沟,严为守御。倭奴悬师远斗,何能久留?力尽势穷,彼将自为转圜之计。况用兵两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而彼之所费愈多。‘持久’二字,实为制倭要著。”因此,《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开后,全国上下掀起了“拒和、迁都、再战”的呼声。
那么,假如日本能够打下去,直至占领北京又如何呢?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早就说过,“清国将是满朝震惊,土崩瓦解并陷入无政府状态”。若是清政府因此而瓦解了,那么日本便失去了和谈的对手,找谁去割地赔款呢?已经到手的战争利益就会大打折扣。同时,日军长驱直入,已经严重触犯了列强在远东地区的利益。英国《标准报》评论,如果日本和谈条件过高,各国将联合起来,采取手段让日本认识到各国联合的意志是不能抗拒的。后来《马关条约》签订引发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就是这一情况的直接证明。
当时,极端腐朽的清政府决策者最担心的是如果持久作战,王朝在日军的冲击下就有倾覆的危险。但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分析,掣肘日本决策者的矛盾和问题,比清政府决策者面对的局面还要复杂,日军战略指导者决策起来更加艰难。这种情况是对中日双方决策者战略决心和意志的极大考验。然而,清政府决策层对战争的前途已经完全丧失信心,为了确保王朝的私利和政治前途,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历史告诫我们,战略决策的风险是绝对的,相应带来的冒险也是绝对必要的。因此,战略决策者必须要有风险意识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胆识与气魄,善于在极大风险意识中发现和创造机遇,作出最佳抉择,最大限度地捍卫国家利益,最大可能地打赢战争或争取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