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寻找转型路径
无论是富国、强国,还是大国、小国,当前都在大张旗鼓地进行军事变革。那么,各国陆军信息化的路径是相同的吗?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院长王培代表对此持有不同观点:
一是陆军信息化建设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实施的。机械化陆军主要体现在武器平台上,通过购买或研发等手段拥有了机械化武器平台,陆军机械化基本上就具备了实现可能。而信息化陆军主要体现在信息系统上,需要卫星、网络、数据等一整套设施。但这些设施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基础之上的,一般的小国、弱国、穷国或研发不了,或购买不起,或能购买得起但买不到,即使能买到,最终仍受制于人。因此,实力不济国家的陆军转型,不一定非要信息化,而是要考虑如何在机械化、甚至摩托化条件下创新战法,采取有效非对称手段应对信息化的对手。
二是陆军信息化不一定全部搞机械化。信息化虽然是建立在机械化基础之上的,但并不一定所有部队都要履带化、装甲化,摩托化也可以实现信息化。特别是在现代战争中,既需要能够快速机动、强势突击的地面装甲力量,也需要轻便、灵巧的摩托化力量,如山地部队、丛林部队。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信息化必须装甲化、履带化。
三是陆军信息化建设要全面推进。陆军信息化建设,仅关注武器装备还不够,还必须同步推进信息化作战理论建设、信息化军事人才建设、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军队编制体制建设等。推进陆军信息化必须齐头并进,单项突出没有意义。
四是陆军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模仿复制。不同国家、不同战区、不同任务的陆军部队在装备、编制、训练、运用上不尽一致。因此,其信息化建设模式不可能一致,建设标准也不可能一致。陆军部队信息化建设模式必须量身订制,根据部队使命任务、战场环境和作战对手来分别确定,不能搞一刀切。
编辑感言
陈澹然的“革局”
周峰
清人陈澹然有两句话在后世广为流传,这就是他在《迁都建藩议》中说的:“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时他写此文的主旨,是针对晚清内忧外患之局,建议清政府迁都武汉,以解决战略上易被外敌从京津登陆直接威胁根本的被动。为了说服清政府,陈澹然不经意间就说出这样一句名言。其实看似的不经意,却反映出陈澹然观察时事的格局不同,确实是善于从全局和长远来看待眼前的棘手矛盾。
但被人们说得烂熟的“全局和长远”究竟又意味着什么?某种意义上,它可能是一种变革的眼光,变革的思维路径,不变革就不能突破常规和习俗,就挣脱不了利益束缚,也就谈不上考虑全局和着眼长远。见智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也。所以说格局也是“革局”,是发自内心的除旧布新思维,是真心实意地改变现状,是货真价实的未来定位。借鉴陈澹然的思路观察陆军转型,免不了要思考清楚何为陆军转型的全局和长远?陆军本身是一个全局,包含陆军的一体化联合作战是一个全局,本国陆军在世界范围作战力比较体系中的位置也映衬出另一个全局。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陆军转型,最关键的都是既着眼战斗力标准,打胜仗要求,又能从本国实际出发,投入浪费少,建设效果好。
《解放军报》(2014年04月02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