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谈兵论剑>>正文

贺福初:有“甲”无“武”足堪忧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贺福初责任编辑:张硕2014-03-23 09:20

有“甲”无“武”足堪忧

——“甲午战争”两甲子之思

阅读提示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是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中方因战败而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战争是日本长达半个世纪蚕食九州、涂炭华夏的开端,是近代日中两国国运兴衰的分水岭。

明年是“甲午之战”两个甲子之年,本文重新思考了“甲午”之败?作者认为,败在慈禧等清廷之罪,其罪在“有权无国”;败在李鸿章等“洋务”之过,其过在“有器无力”;败在丁汝昌等水师之误,其误在“有战无争”。

“甲午”之败,败在慈禧等清廷之罪,罪在其“有权无国”

1886年12月,英国埃尔斯威克造船厂为北洋水师打造的新型巡洋舰“靖远号”下水,按照惯例,新舰下水要演奏国歌,但当时的中国没有国歌,英国人随手拈来了一首古老的民谣——“妈妈好糊涂”,不幸竟一语成谶!

近代以来,当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时候,日本也是被掠夺对象。但面对同样的挑战,日本采取了与清廷完全相反的战略:“与其被别人打,不如我也来个富国强兵,成为打别人的人。”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国渐强盛,遂相继抛出“征韩论”“征台论”“利益线”等侵略理论,逐渐形成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据此,1872年日本天皇下诏,单方声称中国附属国琉球为日本藩属,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并更名为冲绳县。可见,日本不仅亡清之心蓄谋已久,而且灭清之行已抵门前!但清廷直到甲午战争爆发、面临灭顶之灾前夕还以为“开仗之说似是谣传”!其茫然无知、昏然沉睡,触目惊心!

晚清大权由慈禧太后独揽,后期光绪好不容易等来亲政之机,自然感恩戴德。但权力稍纵即逝,只能极尽躬奉之能事。在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后,清廷便将海军军费挪用,为太后修建颐和园。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前,清朝毫无任何战争准备!反观日本的总体战准备:制造侵略中国舆论、加速军制改革、不断扩充军事装备、制订详细作战计划等。战争爆发后,清朝只得仓促上马、打无准备之战!不仅如此,战争中清廷仍不忙于战事,而是忙于太后60大寿。有人请求停办“点景”,太后怒不可遏:“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令彼终身不欢。”“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战端一开,主和之声便鹊起。终至清政府连日军预想中的直隶平原决战远未实施前,就匆忙地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掌国者昏至如此,恐怕连任何智多星都难解其由。“甲午”之败根在慈禧为保清朝执政权而放弃社稷江山,罪在其心中“有权无国”!

“甲午”之败,败在李鸿章等“洋务”之过,过在“洋务”“有器无力”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工业化、现代化运动。它源于战争之败,又终于战争之败,即自1861年底两次鸦片战争接连失利、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全国后开始,至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告终,历时近35年。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1894年6月在其《上李鸿章书》中认为:洋务派敢于冲破“成例”束缚和“群议”阻挠,“励精图治”“勤求政理”“育才则有同文、方言各馆,水师、武备诸学堂;裕财源则辟煤金之矿,立纺织制造之局;兴商务则招商轮船、开平铁路,已先后辉映”。由于看到“国家奋筹富强之术,月异日新,不遗余力,骎骎乎将与欧洲并驾矣”,因而各方“逖听欢呼,闻风鼓舞”。但中山先生话音未落,灭顶的“甲午”之败直面而来,原因何在?

其实中山先生先于“甲午战败”就曾给出斩钉截铁的回答:洋务运动“仿效西法”虽取得显著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所以“犹不能与欧洲颉颃”。他明确提出:“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洋务运动的起因在战败后的痛定思痛,主旨在救亡图存。其主帅无论李鸿章还是曾国藩、左宗棠,均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之败在于敌人强大的洋枪洋炮,因此洋务运动的主体聚焦于速引西学、建大工厂、仿造枪炮。诚然,此举对于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可起到牛刀杀鸡的作用。但面对执意亡我国、灭我族的敌国强寇,此举则过于单一,就武论武。舍本图末的洋务运动由于“有器无力”,必然徒劳、必然失败!

“甲午”之败,败在丁汝昌等水师之误,误在“有战无争”

甲午战争其主战场在朝鲜、中国一侧,日军属于跨海作战;中国虽是内线作战,但扰乱和切断敌军海上交通,显然是克敌制胜之要。因此谁掌握了制海权,谁就掌握了战略优势。战局走向也确实如此:战争的转折点基于两国海军主力的决战——黄海海战,战争的终结点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罢兵。

北洋水师,是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负责守卫京师,奏准优先集全力建造,时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王朝引以为顶梁支柱、万民信奉为擎天巨伞,但均未料到其如此名不符实、不堪一击!客观分析,甲午海战的完败,败因环生。在战略筹划、战略指导上,由于中华海权思想的缺失,导致清政府创办的近代海军虽拥有在远东居于较强地位的作战实力,但缺乏在海权思想指导下的战略理论及其战略战役指挥体系。这也是洋务运动“有器无力”的必然结果。但战败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尊为英雄的丁汝昌等北洋将领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败责!纵观战争全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丁汝昌率北洋水师一再误战,“有战无争”,焉有不败之理。

黄海海战是中日两国海军主力的决战,也是整场战争的转折点。参战双方船只数目和总吨位数大体相当。但“北洋舰队的作战准备极为不足,炮弹奇缺”。丁汝昌在黄海海战爆发前率舰队出发时,竟将大批弹药扔在旅顺、威海卫两基地内,致使舰队因弹药不足蒙受重大损失。此外,这位被后世一再褒扬为“以身许国”的水师前线统帅在黄海决战的关键时刻,负伤后中断指挥且未明令代理人、代理旗舰,致使北洋水师全军陷入混乱局面!黄海一战,清军元气大伤、信心尽丧,日军则自此坚定灭华之心。

1895年初的威海卫之战,是北洋水师惨遭覆灭的一战,也是甲午胜负之战。由于前面战事中战无一胜,在山东半岛的战役中,丁汝昌始终处于戴罪留任的境地,情绪低落,很难自如指挥战事。虽然清廷的“海守陆攻”战略、李鸿章的“保船制敌”指示,对于水师灭亡难逃其咎。但是史料表明,无论是黄海海战之前还是之后,北洋舰队所接到的命令都是出海巡查,以张声势,而非“株守军港”,但丁汝昌却选择“株守军港”直至船没人尽。丁汝昌等水师之误,误在“有战无争”,罔顾战争铁律,战前忘战、战中怠战、决战厌战,只求一人战死,不争整师制胜,只能换来北洋水师的灭亡。

《解放军报》(2013年05月16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