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军事转型文化,树立创新意识,确立联合和人本观念,是推动军事转型满足制胜需求的不竭动力
文化转型是军事转型的最高层次,是军事领域思想观念的革命性进步。正如美军所强调的:“转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仅要预测未来,而且要创新未来。但是不管怎样,转型都是以文化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树立着眼未来的创新型转型文化,不仅是军事转型的先导和灵魂,更是推进军事转型不断深化的不竭动力。各国在各自军事转型过程中形成的转型文化虽各具特色,但均从制胜未来战争需求出发,把求创新、重联合、倡人本等作为核心要素。
建立军事转型文化要树立创新意识。美军之所以能始终保持优势地位,始终比潜在对手超前几步,原因就在于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并建有完善的创新机制。美军要求其军事文化“必须鼓励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勇敢的试验。”为加大创新力度,推进创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美军在前沿技术研发和作战理论探索上鼓励冒险、允许失败、肯定进步。美军建立了“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支持启动万维网、无人机作战构想等前沿项目研发,有力提升了核心战斗力。
建立转型文化更要树立联合思想。联合是军事转型的重点。世界许多国家军队都强调,各军种、各部队要把联合思想放在优先位置,着重培养指挥员跨军种、跨部门的协同意识和能力,强调从基础的单兵训练开始就向士兵灌输“本能的联合思维”,使指挥员和士兵充分认识到自己是联合部队的一员,是整体作战力量的一分子,自觉从联合角度思考问题,采取行动。有的国家长期重视联合思想培育,其军队在经历了消除军种冲突,弥合军种缝隙两个阶段后,已进入多军种能力无缝融合阶段,向着内聚式联合发展,整体上形成了一种自觉的联合文化。
建立转型文化最终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外军认为,“军事制度不会自己转型,没有技术娴熟、能干和富于献身精神的人,无论我们的武器多么具有杀伤力,无论我们的编队多么具有战略反应能力,都无济于事”。基于这一思想,各国都把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摆在转型的战略位置。注重任用开拓型军事人才,以倡导、启动和推进转型。为军人提供多种培训、学习和继续接受教育机会。如美军近年推出了陆军“陆地勇士”培训计划,海军“卓越特遣部队”培训计划,空军“航空航天领导者”培训计划。各国还通过为军人提供优厚工资待遇、良好工作环境和多样的成才机会,把全社会的精英吸引到军队来;通过完善军事人才生成机制,保证军中精英能够得到选拔和晋升。
编辑感言
且说羊祜造势
周 峰
晋人羊祜是一位历史奇人,他虽未亲自统兵灭吴,却被视为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的重要人物。原因为何?羊祜曾长期在晋吴交界的襄阳镇守,且曾败在吴国名将陆抗手下。战场厮杀虽不如人,羊祜却能对吴采取德信攻势。获吴国百姓猎物“皆封还之”,吴人称其羊公;俘吴军将士皆“遣还家”,吴军降者不绝;对陆抗本人也相致意,牵制其用兵之心。与此同时,羊祜则储军粮、造器械、侦吴国。待陆抗病死,羊祜见吴国别无良将且内政腐败,敏锐提出多路伐吴:“吴主孙皓之暴超过刘禅,吴人之困甚于巴蜀;晋之众多于前世,资储器械盛于往时。以此击吴,所攻必克。”虽然在羊祜病逝前,晋军伐吴计划未得执行。但后来晋国灭吴,与羊祜所料无二。在后人眼中,晋国灭吴得益于羊祜对吴多种方略积久成势。势成,则转圆石于千仞之巅。鉴古思今,现代战争制胜之源与军事转型方略得失密不可分。得军事转型方略之大成自可成“势”,“势”成则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解放军报》(2013年03月18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