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 军事转型:现代战争制胜的必然选择(下))
突出军事转型重点,推进军队形态科学化,制胜能力信息化,是各国军事转型的核心内容
转型目的是建立科学的军队形态,即符合战争要求和军事发展规律的军队形态。换言之,是以信息和网络为基础的、能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新型军队形态和制胜能力,主要包括信息化的技术形态、联合化的组织形态和高效益的管理模式三方面内容。
信息化的技术形态是实现军队形态科学化的物质基础。在军事转型诸要素中,技术形态转型发生最早,进展最快。信息化技术形态的核心是按照作战体系运转特点规律,运用信息技术把侦察情报、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综合保障等作战要素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作战体系的整体效能。目前,世界大国军队均按照“信息主导”和“系统集成”的思路转变技术形态,武器装备建设正在向信息化、远程化、精确化、隐形化、无人化发展。美军一体化网络已初步建成,部分“网空”攻防技术已在阿富汗战争、特别是击毙本·拉登行动中实际应用。俄军装备建设由改造旧装备为主转向全面采购现代化武器。在指挥系统方面,俄军根据网络中心原则建立统一信息空间,初步建成战略、战役、战术三级指挥自动化系统,并以“曙光”新型指挥系统为主干网络形成全军统一信息指挥体系;在作战平台方面,重点发展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新一代战略核力量和空天防御体系,同时加紧研制和装备新一代信息化主战平台,如T-50战机、重中轻三种通用地面机动平台等。日本自卫队强调发展“机动防卫力量”,加快换装新一代信息化武器装备,构建新型预警情报网络,重点推进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重视提升与美军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
联合化的组织形态是实现军队形态科学化的重要内容。组织形态转型总是基于特定的信息化技术形态,其目的是使信息力和结构力成为军队的核心能力。在信息化技术形态下,通过建立联合化的组织方式,能够有效形成和释放战斗力,达成未来战争制胜目的。一是以集成军种核心作战能力为目标,变军种指挥模式为联合指挥模式。俄美在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方面有一定的趋同性,均通过建立战区联合司令部打破军种壁垒。其关键在于取消军种作战指挥权,明确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中各级职责权限,使总部专注于战略层面的筹划和协调,军种专注于本军种建设发展,而将作战指挥权全部统一到战区联合作战司令部,实现作战指挥权的集中统一。日本自卫队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与美、俄略有不同,是通过建立联合参谋部取消军种作战指挥权,剥夺军种坐大的资本。在日美联合体制中,日本的联合参谋部与美军战区联合司令部对接,以求实现联合作战。二是从一体化联合作战需求出发,建立模块化部队,实行模块化编组。美俄已基本建立起完整的三军模块化部队体系,以各功能模块作为基本作战单元。如俄军正在建设中的模块化常备旅、空天防御旅、航空兵基地等。这些部队能无障碍地实现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用户互操作,不但能组合使用,还具备独立行使职能的完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