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外务省副大臣、首相安倍晋三的胞弟岸信夫13日至17日访美,旨在弄清美方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表态的真正意图。而他只是安倍近期派出访美的数名亲信之一,本月新成立的日本国家安保局局长谷内正太郎也将于17日访问华盛顿,期间将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会谈,就协调日美关系和历史问题等与美方进一步沟通。近期访美的还有日美国会议员联盟主席中曾根弘文和日本改革担当相稻田朋美等人。显然,安倍政府正在加大参拜问题上对美“公关”的力度。
自安倍上月参拜了靖国神社之后,美国一反常态地多次表示“失望”,令安倍感到了强大压力。与此同时,中国也加大了在国际上对日本批判的力度,并打出了一套以往罕见的 “组合拳”:王毅外长分别与德国、俄国、韩国、美国、越南等国外长通话,争取他们的支持。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在联合国会议上批判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是把日本领上 “一条危险的道路”,利用联合国的讲坛宣传中国的立场。为了增加声势,在外交部的统一安排下,先是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在日本《每日新闻》发表题为《发表“不战誓言”找错了地方》的文章,继而驻英大使刘晓明于1月2日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上撰文《拒不反省侵略历史的日本必将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1月10日,《华盛顿邮报》上也出现了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的 《危险的顶礼膜拜》一文,中国驻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奥地利、巴基斯坦等国大使也纷纷向当地媒体投书,采取打到“外线”的阵地战方式,批判安倍的错误行为。截至11日,共计13位中国大使和1位代办参与了这场对安倍的“声讨”。
这其中,以中日两国大使在英国的论战最为引人注目。在这场舆论攻防战中,中国大使采取的是攻势,批判的着力点主要在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这一被国际社会普遍谴责的行为上。而日本大使则采取了守势,回避参拜问题,转而攻击中国的海洋战略,减轻日本受到的舆论压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王泰平表示,中国在国际上采取舆论战是必要的,安倍首相明知靖国神社问题的严重性,仍悍然参拜,是公开向亚洲受害国和国际社会挑战,理应遭到谴责,而且应该让国际社会都认识到这一点。对其的批判也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安倍因此感到压力,近期的民调显示,安倍内阁的支持率可能继续走下坡路。不过,这项斗争将是长期的,其效果也需要逐步体现出来。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副教授白文刚认为,中国抓住了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这一遭到国际舆论普遍谴责的行为,对日本在钓鱼岛等问题上的对华舆论战展开反击,是比较高明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来中日在国际上仍将争取各自的支持力量,安倍派出的访美使者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美国的“谅解”,我们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