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飞行化陆军建设的背景及动因
战争形态的深刻变化为陆军建设提供了历史机遇。20世纪40年代,旋翼技术被投入军事领域,出现直升机这种新式武器,为陆军建设发展插上了翅膀,很快使陆军航空兵成为陆战劲旅。信息化作战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主战兵种和主战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装甲兵或机械化步兵,无论是持续作战能力,还是攻击速度、打击精度都远不如以直升机为主要装备的陆军飞行部队。
飞行化陆军建设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世界各国陆军飞行部队数量逐年递增、质量逐年提升,地位作用不断提高。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运用,直升机、无人机等飞行化武器装备的性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提高,在作战中使用范围、运用频率大大增加。美军不足50万的陆军中,各种直升机数量达5000余架,比坦克数量还要多。俄罗斯陆军直升机一度达到6000余架。我国陆军飞行部队伴随着人民军队的成长逐步发展,已经发展成为陆军前沿性主战兵种,正在成为争夺低空、超低空控制权、实施非线式非对称非接触全域作战的骨干力量,正在发展成为主要和重要战略方向的空中突击力量,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先锋力量。
建设飞行化陆军符合我国国情、军情。我国复杂的地理条件,客观上需要一支能够全地形运用的飞行化陆军,需要一支反应快速、打慑并举、空地一体、远程机动、攻防兼备的新型陆军,快速高效地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应对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对于拥有960多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的大国来说,陆军建设发展无疑是国防和军队建设战略性内容,需要陆军由 “爬行化”向 “飞行化”转型。历史证明:陆战胜则战争胜、陆军强则军力强。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 “机动作战、立体攻防”将成为陆军作战的新特点,为此,让陆军飞起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五、飞行化陆军建设原则
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建立专司指导飞行化陆军建设的领导机构,从整体和宏观上进行系统筹划,并对其全过程实施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领导、管理、协调和控制。
作战牵引,突出重点。着眼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结合陆军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按照仗怎么打、部队就怎么建的思想,围绕需求、急用先建,突出重点战略方向、突出重点任务地区,着力进行陆军部队的飞行化建设。
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结合实际,从试点建设开始,待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再适时扩大规模,全面推广试点建设经验。
借鉴先进,体现特色。注意借鉴美、俄等陆军组织陆军飞行部队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善用“拿来主义”,搞好吸收借鉴。还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军情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具有我军特色的建设路子。
军民融合,协力推动。将地方高新技术优势尽可能迅速地推广到军队,使军用与民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有机融合、优势互补,提高军队建设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利用率,加速飞行化陆军建设的进程。
立足现实,复合发展。立足当前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着信息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客观现实,采取现实、稳妥、科学的发展战略。同时,进行信息化建设和飞行化建设,还要兼顾机械化建设,进行相互协调的“复合式”发展。
六、飞行化陆军作战运用应把握的问题
相对于传统陆军而言,飞行化陆军体制编制更加精干,兵种结构更加优化,机动方式更加灵活,作战功能更加强大,但基本作战任务没有明显改变,还主要是依托地面作战,重点担负地面作战行动中的夺占、防守、控制等任务。
突出 “飞” “地”一体。突出飞行部队与地面部队一体化使用,是实现陆军内部一体化作战的基本形式,它不仅能使不同兵种的部队较好地发挥作战效能,还能形成力量结构上的优势互补,做到指挥机构一体化,实现指挥机制融合;作战力量编成一体化,根据作战需要将空中打击、空中机动、地面打击、陆上机动等力量混合编组,攻防兼备、寓攻于防,实现力量上融合;火力打击一体化,将远程火力与近程火力、对空火力与对地火力科学搭配,建立远近兼顾、空地一体的火力网系。
强化作战协同。联合指挥员在组织协同时,应根据战场情形,灵活采取不同的协同方式。着眼计划与变化,采取“导调式”协同,把计划协同与临机协同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造战机;着眼目的与效果,采取“自主式”协同,围绕统一的作战任务和目标,协调各参战力量利用彼此间的作战效能,形成最佳的作战态势;着眼需要与可能,广泛采取“协商式”协同,发挥各兵种的作战优长,谋求最大化的作战效果。
注重网聚效能。无“网”而不胜,是信息战争的特点。网络是黏合作战部队与保障部队、指挥员与战斗员的常态物质。信息化战场,没有网络的链接,没有各种信息网系支撑,指挥员将难以指挥,战斗员难以战斗,飞机难以起飞,甚至不能作战。网络把各种作战物质有效地结合成巨大的作战能量,把各种作战单元、作战体系融合成一体化的作战力量。所以,未来组织飞行化陆军作战,必须注重战场网络的合理构建、作战网系的优化组合,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持各种网络的畅通,确保全时发挥作用。
周密组织保障。飞行化陆军各作战力量多属技术密集型装备,对技术装备保障要求高,组织复杂,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将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技术保障。信息是信息化作战的细胞,不同的信息支撑不同的需求,正如人体一样,缺少某种细胞就会影响某项功能的发挥。信息化作战行动,对信息保障内容的准确性、使用的精确性、保障方式的及时性要求更高。从已经发生的信息化作战行动看,作战行动从一开始就是不断搜集、分析、传送和利用信息的过程,这个特征在以后作战中将更加明显,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编者注:《战友报》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机关报,军队内部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