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激增奶源锐减 规模化牧场不足四成
呼和浩特市旭泥板村是远近闻名的“奶牛村”,但记者近日走进旭泥板村时,已经看不见曾经“全民养牛”的盛况。村民索三宽家中的奶牛从去年的近20头减至目前的10头。
记者了解到,“三鹿”事件后,效益低下、质量难保的散养奶农实际上已经成为“弃儿”,退出这个行业。再加上去年下半年以来牛肉价格持续攀升,让奶农下定决心将奶牛当肉牛卖,由此出现“卖牛潮”。
黑龙江乳业协会秘书长张维银说,以往卖牛现象是区域性的,奶牛向收益高的地区流动,或者某个乳品企业经营不好时,当地奶农将奶牛杀掉或变卖。“但此次是全局性的,呈遍地开花之势。”
专家表示,乳品涨价有其偶然性,易受气候异常、进口量等因素影响,但2008年“三鹿”事件后,政府曾极力推行的“分散养殖、集中挤奶”模式成为淘汰对象,散养奶农大量退出,使“奶荒”成为一种必然。
一组数据更能说明散户奶源在快速减少。2008年全国有奶农260多万户,2012年只有不到200万户,2013年奶农的数量估计还要下降10%至20%。据有关人士分析,过去两年,奶业第一大区内蒙古有50%的散户退出,第二大区黑龙江的散户屠宰了60%-70%的奶牛,目前全国的实际奶牛存栏量要远低于账面数字。
专家表示,散户退出后的原奶供给缺口本应通过规模化养殖来弥补,但规模牧场建设遭遇资金、土地等瓶颈。国家曾提出要在2011年底实现企业自建牧场70%的目标,但至今全国大小规模化牧场加起来不足四成。
奶源增长乏力,而国内牛奶需求量却在持续增长,加剧了“奶荒”现象。蒙牛集团表示,目前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不足国际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估计未来3年市场需求增长率将达到10%。保守估计,3年后我国原奶供给缺口仍将维持在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