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之忧——
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躲不开也绕不过。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以积极稳妥的方法化解阻力、形成合力,以渐进式改革在摸索规律中前进。在先易后难的改革方式的主导下,浅层次的、容易改的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随着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诸如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腐败现象严重、社会阶层固化、环境污染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社会发展进步、和谐稳定。同时,随着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协调各方面利益和达成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的难度加大;改革越来越触及现有利益格局,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重大改革阻力较大;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压力,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碰撞,让深化改革的脚步面临新的重重羁绊。
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出现,症结在于改革开放还没有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出现,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快深化改革。比如民生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老百姓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等问题凸显,主要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公共服务体制尚未根本打破,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新的公共服务体制仍在重构当中。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既反映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也反映了再分配体制的缺陷。30多年的实践表明,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解决改革开放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敢于啃硬骨头和涉险滩。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改革开放中的矛盾,首先要树立起改革者“向自己开刀”的勇气、踏“雷区”担风险的胆气、公开透明民主决策的正气,不等不靠、敢为人先,自觉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真正拿出改革行动,加紧推出改革举措,早日形成改革成果,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面对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尤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