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热点透视>>正文

前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钱荒”,预示着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攻坚将会加速推进。与此同时,国务院近期也密集出台了多项金融改革措施,导向极其明确——

改革金融体系 服务实体经济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董艳玲责任编辑:王静2013-09-16 09:11

  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告诉我们,在各国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从高到低由第一、二、三次产业向第三、二、一次产业转变的过程中,作为第三次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强大。各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发达的经济体往往与一流的金融体系相伴而生,落后的金融体系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金融体系却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种情况似乎说明,没有一流的金融体系同样可以取得经济增长的巨大成就。那么,中国是金融重要性的反例吗?

  著名国际金融学家米什金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中国过去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本积累和资本投入,并运用资本将大量利用不足的劳动力从仅能糊口的农业部门转移到制造业。然而,这种经济增长模式随着人口红利的衰竭,将难以持续地发挥作用。因此,中国经济要向下一个发展阶段推进,需要建立起一流的金融体系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帮助中国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

  建设一流金融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不断深化改革,破除一切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制约因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论述,为我国建设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流金融体系指明了方向。其中,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尤为关键。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指出,价格具有传递信息、提供激励、影响收入分配的功能。利率和汇率都是资金的价格,其市场化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改革开放初期,利率和汇率的管制有利于扩大投资,有利于出口创汇,有利于快速完成资本积累,从而有利于加速工业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总量扩张。

  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国内外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金价格管制的金融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例如,利率的管制导致我国金融体系资金配置效率不高,而且使得金融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即官方利率和民间利率差异较大,中小微企业从民间信贷市场获得的资金成本较高,影响了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推进类似于取消贷款利率限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有利于金融市场在资金配置方面形成新一轮优胜劣汰的市场筛选机制,从而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利率市场化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

  总之,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不断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将有力地推动我国一流金融体系建设,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相关稿件